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大庆市第二十一中学校•郭成刚遇难者家属在事发地点焚香烧纸悼念亲人为什么会起火——燃烧的条件怎样救火——灭火的原理火灾中的自我救助——安全防火警钟长鸣(起火)燃烧的条件——火灾发生的原因那些物质可燃与不可燃约九成房屋被大火吞噬事实与经验总结:燃烧的条件•上海官方:电焊工违规引发大火。火灾发生时有人在10楼现场违规实施电焊施工,点燃了尼龙网、竹片板、楼房外立面上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等可燃物(着火点)•点燃可燃物的(温度)•这次上海“11·15”火灾中,消防官兵接警后一分钟内立即出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却发现整幢高楼早已被浓烟包围,火沿着楼层直往上蹿,而且当时风很大,加速了火势蔓延,瞬间就形成一个大面积、立体式的火场。(氧气)大家来研究燃烧的条件•思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探究一可燃物(铁丝、木块、煤块、蜡烛)•点燃、加热•实验探究二温度的影响(室温、温水、加热)红磷、白磷•实验探究三空气(氧气)的作用•科学结论:燃烧、燃烧三要素、燃烧与爆炸灭火的原理注意地面的灭火物质远水解不了近渴——高楼灭火的难题灭火的原理阻止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火灾逃生安全知识•沉痛教训2010年11月16日,上午,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再次公开了最新的人员伤亡数字,不幸遇难的人员数量上升到53人,另有17人伤势严重。据人民网16日报道,尚有40余人未与家属取得联系。调查组成立数小时后,16日上午11时官方宣布,已初步查明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燃尼龙网、竹排等易燃物导致。下午5点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显示,已有八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均涉及重大责任事故罪。自救与救助安全逃生查找生存者政府动用各界力量即时消息心理疏导•新华网昆明11月16日电(记者李倩)当前各大城市高楼大厦林立,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且扑救难度很大。了解高楼和火灾的特点,掌握正确的疏散逃生方法及自救互救知识十分必要。•据云南省公安消防总队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如果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心态,不要盲目逃生,而应先观察自己所处位置和火势的情况,找到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大致分析该层楼道人员分布情况,再决定怎么逃生。例如可利用室内的防烟楼梯、普通楼梯、封闭楼梯、建筑物的阳台、通廊、避难层、室内设置的缓降器、救生袋、安全绳、墙边落水管、房间内床单连接起来等方式逃生。•被困人员所处位置不同也要采用不同的逃生方式,例如房间内起火,而且门已被火封锁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通道疏散。发现房外起火时应用手背先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灌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便可尝试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上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不要试图穿过烟火,也不要躲到顶楼或壁橱等地方,而应选择别人容易发现的地方,向消防队员求救。当着火层的走廊、楼梯被烟火封锁时,要尽量靠近窗口或阳台等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向救援人员发出求救信号,如呼唤、向楼下抛掷一些小物品、用手电筒往下照等。当楼房中的某一单元着火,楼层的大火已将楼梯间封住,着火层以上楼层的人员已无法从楼梯间向下疏散时,被困人员可先疏散到屋顶,再从相邻未着火的楼梯间往地面疏散。•新华网上海11月16日电(记者张建松)亲眼目睹上海胶州路11·15特大火灾事故,上海市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火恩杰心情沉重。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目前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已成为全世界消防界面临的最大难题。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发生重大伤亡。为了将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居民在平时就应该掌握逃生自救知识,临危不乱。"•冷静判断不同火情,寻求逃生良策•据火恩杰介绍,由于现代高层建筑结构复杂、层数多,大楼内的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等纵横交错,一旦发生火灾,烟雾和火苗会顺着这些部位迅速蔓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