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VIP免费

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_第1页
1/2
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_第2页
2/2
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应该成为是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地方。然而,许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沿袭固定的模式,我们的教师热衷于扮演权威的角色。不少家长在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对孩子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今天在学校听不听话?”不少教师满足于学生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圈套”回答问题。学生就像孙悟空一样再怎么灵活也逃不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时至今日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就是玩劣捣蛋。爱因斯坦却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这难道不让我们感到深思吗?解放小孩子的双手。……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随便动手,古用戒尺,今用教鞭。一时的“纪律”,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爱迪生得到了母亲的了解,才一步步的把自己造成发明之王。解放小孩的嘴。孔子入太庙,每事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人都有好奇心,何况是小孩子?如今的学生已经不同往日了,也许很多老师自己小时候的那种老师讲学生一动不动地听的读书方式还残留在他们的脑海里,所以还想把这种教学方法用在现在的学生身上,可惜这种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每一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地方,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就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在美术课上更能体现这一点,每一个孩子画出来的想象画都具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认识小孩子有力量。我们要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可发现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时代在进步,江泽民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在于创新。让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地好问,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是“安静”的,而是要充满活力和生机,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记得一次上美术课,是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捏小动物,我刚讲玩,没想到一个学生莫名其妙地跑了上来,我想他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他向我借教棒,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我本来想批评他不遵守课堂纪律,但又想知道结果,于是我爽快的把教棒借给他。更没想到的是当我让他们走上台前展示时,足足地吓了一跳,不光是我还有很多学生,都不约而同的叫出声来:蛇!再仔细看原来是青竹棒上缠绕着橡皮泥,那根青竹棒不就是那根教棒吗!我又看到那个学生灿烂的笑容,我当场表扬了那位学生。后来我去上美术课,那位学生就特别爱动脑筋。由此让我想到,对于学生的创造欲望——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的智慧火花,我们也必须像母亲呵护孩子一样地去精心保护,多给他们成功的鼓励,少给他们严厉的训斥,否则,创造的幼苗就会很容易的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多些理解和宽容,就会多些成长和创造。课堂还要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尊重他们与众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天生聪明,但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上没有那么幸运,反应显得迟缓些,作为教师就不能心急,也要在课堂上给这些孩子一些意想不到的表扬,也会给这些需要自信的孩子增加勇气和信心。这学期我换了个学校,刚开始对所教的班级也并不了解,上课了,当我刚踏进教室时,我也显得特别紧张,尽管前一天已经对这堂课在房间里排练了很多遍。我上的是《画太阳》,由于故事生动,学生兴趣盎然,可以说课堂气氛相当活跃,这是我预想中的。轮到学生自己下笔做画时我发现有一个学生一直低着头,当我走到她身边时,她慌忙把自己的画遮住。我俯下身子悄悄地对这个学生说能否让老师开开眼界?那位学生却摇摇头,我想凡事不能勉强,就对她说那就等你画好了再给老师看好吗?那位学生点点头。过了一会儿,我又走到她的身边,她抬起头望着我,脸上露出害羞的表情,一只手还捂着自己的那张画。我说你画好了吗?大胆些,画好了让大家看看,好吗?那个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让课堂成为孩子创新的摇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