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波士顿、贝恩三大咨询公司咨询服务模式比较在全球战略咨询公司中,麦肯锡、波士顿和贝恩三大公司可谓各领风骚。其咨询业务80年代便进入中国,20多年过去了,虽然在市场竞争中也出现过一些失误,但其完善的咨询服务模式还依然在咨询界得到普遍承认。÷÷÷÷÷÷÷÷÷÷÷÷÷÷÷÷÷÷÷÷÷÷÷÷÷÷÷÷中国分配力量比较:麦肯锡中国的十年之变记得去年10月在麦肯锡于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十周年庆典之际,麦肯锡大中华地区董事长兼总经理欧高敦在总结回顾时说:“在中国的管理咨询领域,麦肯锡始终立足本土,促进创新变革。”立足本土、创新变革是麦肯锡的主旋律。作为率先把高层管理咨询理念引入中国的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在过去十年中,麦肯锡在管理咨询业务方面创造了多个“第一”。麦肯锡第一个为领先的大型中国企业服务,帮助企业创造价值;第一个协助领先的大型中国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并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麦肯锡在中国积极培育本土人才,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第一个在中国拥有超过10名董事;第一个拥有本土董事;第一个在国内著名高等学府招聘本土优秀人才,并为他们的海外深造提供支持。此外,麦肯锡还率先在中国出版管理书籍和刊物,包括中文版的《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积极传播、交流最新的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的一些核心理念。业务创新十年前,中国企业纷纷开始转制和转型,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市场环境,在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后,中国企业正在进入更高一层次的竞争,甚至开始参与国际竞争。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曦轲先生介绍说,随着中国企业所处阶段的不断演进,麦肯锡每年为它们提供的咨询服务也有不同侧重,2003年,麦肯锡做得更多的是,帮助中国的企业捕捉海外市场机会,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创新工作:第一,充分利用当前世界产业转移的机会,帮助中国企业成为“世界工厂”;第二,帮助一些已经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共有四次,最早是从欧洲向美国转移,后来又向日韩和亚洲四小龙转移,近两年,世界生产制造又一次向中国大陆和印度等低成本国家转移。中国企业如何利用自身特殊的优势来获取这些机会?张曦轲认为,虽然大的方向很明显,但真正捕捉机会还是不容易的,企业不但要加强参与国际竞争的意愿,要有相对强的国际沟通水平,还要有广泛的关系网络。麦肯锡可以从三个方面帮助中国的企业:首先,帮助企业明确目标,明确工作重点,是围绕美国的产业转移还是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帮助它们认识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以及所在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其次,利用麦肯锡的全球资源和客户网络,帮助中国企业寻找、联系战略合作伙伴或战略投资者并协助沟通,使合作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第三,帮助国内企业改善运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比如通过精益生产或者管理改进,降低废品率、提高交货时间、实现集中采购等,以适应“世界工厂”的需求。其中,第一步是战略层面的问题,调研分析的成分多,后两方面实际操作的工作多一些,只有将理论和操作紧密结合,才有可能把事情做成。中国现在有少数优秀的企业已经具备核心竞争能力,它们的产品、品牌和技术能力都已经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走出国门,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这时候,麦肯锡首先帮助这些企业明确海外拓展战略,确定哪些市场是主要市场,采用何种渠道进入,是通过购买海外企业、自创品牌还是买他人的品牌进入?一般来讲,海外兼并收购是拓展海外市场的捷径,但成功率不高,关键是执行问题。麦肯锡会帮助中国企业考虑兼并收购的机会并进行有效实施,比如帮助企业解决兼并收购的条款制定、合并后的管理团队建立、组织架构搭建以及指标确立等方面的工作。此外,麦肯锡还会帮助企业在某些专业领域提高技能。跨国公司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与国内企业不同,因此中国企业不仅要考虑其在海外本土化管理等问题,还要提高其技术开发能力,增强渠道影响能力等。据估计,帮助中国企业捕捉海外市场机会这类咨询业务占2003年麦肯锡中国所有业务量的15%左右,张曦轲认为,未来几年中,这个比例将来会越来越大。最佳职业发展的平台麦肯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