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醉翁亭记教学目的1.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背诵课文。2.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使其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了解作者,背诵课文。课时:3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的了解作者及背景,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色赋》等尤为著名。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简便灵活的形式。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调外任。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地表示。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标出段内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壑(hè):山谷。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潺潺(chán):流水声。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然,……的样子。临:靠近。作:建造。名:名词作动词,命名。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辄(zhé):就,总是。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乎:相当于“于”。寓:寄托。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开:消散,散开。归:聚拢。暝(míng):昏暗。晦:昏暗。晦明:指天气或暗或明。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发:开放。秀:植物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水落石出,原指一种自然景象,大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经过广大教师的精心整理和编辑,结合近几年的考试命题范围,经过数年的奋战,编辑出了上万套实用性,参考性很强的试题,用于给同学们复习备考。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负者:背着东西的人。伛偻(yǔ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渔:捕鱼。洌(liè):清澈。山肴:用从山野捕获的鸟兽做成的菜。野蔌(sù):野菜。蔌,菜蔬的总称。杂然:杂乱的样子。陈:摆开,陈列。酣:尽情地喝酒。丝:弦乐器的代称。竹:管乐器的代称。非丝非竹:不是音乐。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弈:下棋。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觥(gōng):酒杯。筹:行酒令的筹码,用来记饮酒数。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苍颜:容颜苍老。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是醉醺醺的样子。已而:随后,不久。翳(yì):遮盖。二、整体理解指导学生划分段落,概括大意第一部分(1):醉翁亭来历,命名的寓意。第二部分(2~3):亭外山水美,亭下官民乐。第三部分)(4):人与禽皆乐,醉翁自知乐。小结:第一部分为引子,由远至近写亭的环境,写亭名的由来。第二部分分为两大层。第一层从朝暮、四时的角度描写了一幅风景画,第二层从官与民的角度描写了一幅游乐图。第三部分,写归时景象,点明全文主旨。总结固趣《醉翁亭记》时而写林壑尤美;时而写晦明变化,四时之景;时而写游人不绝,觥筹交错;时而写人影散乱,鸟鸣林间。但是文章尽管天上地下,高山流水,芳草佳木,香酒洌酒,游人禽鸟,包罗万象,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