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尝试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4.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学习重点和难点】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学习过程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1)物质: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等元素。(2)范围:整个________。(无机环境与________之间)2.特点:①具有,因此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②反复循环。二、实例——碳循环阅读课本P101,完成右图:1.循环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为___,在生物群落内部形式为。2.循环过程:(如右图:填图)(1)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________或硝化细菌等的__________而实现的。(2)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是以______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播,主要沿______和_____进行,传递形式为________。(3)大气中CO2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动植物的_________;二是分解者的________;三是化学染料的______。备注:①实现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的关键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物群落。②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的,其他各成分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3.温室效应:(1)形成原因:化学染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的平衡。(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能等),尽量减少煤炭的燃烧量(减少CO2的来源)。②大力推行(增加CO2的去路)【例1】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图中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碳元素在A、B、C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图中B、C包含所有种群构成的生物群落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区别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形式以形式流动等基本元素的循环范围生物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生物群落与之间过程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反复循环特点.性、循环流动性质开放式:地球之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生态系统,传递是逐渐递减耗尽为止封闭式:生物圈是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联系①________作为_________的载体,使________沿着________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者同时进行,,不可分割。③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正是通过和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备注: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图解,完成下列填空:1.从图中可以看出,无机环境为生物成分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2.二者均开始于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共同的渠道食物链(网)一起进行。3.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成分是和;图示中未标出生产者还可以利用化学能进行。4.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________与________等过程。5.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6.能量作为________,使物质循环不断地在生物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能量以物质形式存在和流动,能量促进了物质的循环。【例2】(2011·马鞍山模拟)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有三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kJ,d含1.3×108kJ,则a至少约含4.5×107kJ备注:此题涉及生物富集作用,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这些污染物在生物体内难分解,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的过程。四、实验探究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种类、数目繁多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