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的危害1.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消毒消菌作用的是()。A.生石灰B.漂白粉C.明矾D.绿矾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主题是:“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污染的是()A.发电厂的煤经脱硫处理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C.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大力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3.2008年5月14日报道:武汉铊中毒事件已致1人死亡2人病危。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Tl3+与Ag在酸性条件介质中发生反应:(1)Tl3++2Ag===Tl++2Ag+,(2)Ag++Fe2+===Ag+Fe3+,(3)Fe+2Fe3+===3Fe2+。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A.Tl3+>Fe3+>Ag+B.Fe3+>Ag+>Tl3+C.Tl+>Ag+>Fe2+D.Tl3+>Ag+>Fe2+4.治理太湖污染是我省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B.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C.磷促进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体缺氧D.磷是有毒物质,能杀死水中的动植物5.“绿色商品”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商品,下列属于“绿色商品”的是()A.含碘食盐B.含磷洗涤剂C.含铅汽油D.含氟冰箱6.防治酸雨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研究开发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B.对含硫燃料预先进行脱硫处理C.加强国际间合作,以减少酸雨的产生D.将烟囱建得更高些,避免SO2排放在本地7.下列有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B.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如何对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D.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主要是由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造成的8.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食盐、硫酸B.胆矾、石灰水C.铁粉、生石灰D.苏打、盐酸9.为了避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我国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的洗衣粉。A.CaB.ClC.OD.P10.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pH小于7.0的降雨通常称为酸雨B.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对空气的污染C.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D.水厂常同时加入硫酸亚铁和氯气处理水,能消毒杀菌但不能除去水中悬浮杂质HYPERLINK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2.答案:D解析:磷会促进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质变坏。3.答案:D解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所以据(1)得出Tl3+>Ag+,据(2)得出Ag+>Fe3+,据(3)得出Fe3+>Fe2+,故选D。4.答案:C解析:磷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含磷洗衣粉使用后进入湖水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所以藻类植物疯狂生长,水中氧气缺少,鱼类和藻类都死亡、腐烂,水体受污染。5.答案:A解析:B项磷元素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C项铅污染空气;D氟利昂破坏臭氧层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将烟囱建得更高些,但并不能减少SO2的排放,选项D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选D。考点:考查酸雨防治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酸雨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以及防治措施的应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7.答案:C8.答案:C解析:A、因无法将溶液调节为中性,(选项中含有强酸)明显不合题意,故A错误;B、因胆矾中含有Cu2+,这样不但没有除去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2+,反而更多,故B错误;C、因Fe粉可以置换出Cu,加入的生石灰,一则可以消除酸性,二则CaO与H2O反应生成的Ca(OH)2可以使Cu2+、Fe2+等变成沉淀析出,故C正确;D、因无法将溶液调节为中性,(选项中含有强酸)明显不合题意,故D错误;9.答案:C10.答案:B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