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讲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一、选择题1.(2019湖北襄阳一模)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傅立叶主张建立按照个人兴趣来分配工作任务的“法郎吉”合作社,合作社还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19世纪三四十年代,其门徒还在美国进行了社会实验。这从侧面反映了()A.世界市场已经形成B.工业革命中的社会问题得到关注C.大工厂制推广开来D.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蓬勃开展起来答案B材料中傅立叶的主张属于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改造的设想。材料没有反映出世界市场的形成,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中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得到关注,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社会改造的方案,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大工厂制的推广,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故D项错误。2.(2018河南六校联考)《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这一论述()A.否定了资产阶级历史作用B.批判了资产阶级对近代世界进步的阻碍C.认同了资产阶级价值观念D.肯定近代以来世界发生的社会历史变革答案D材料中“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方面的积极作用,即资产阶级推动了近代世界的进步。3.(2018河北八所重点中学联考)英国著名思想家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做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这表明()A.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肯定态度B.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C.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D.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完善答案B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的时代,英国这位思想家言论中的“阶级”指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体系的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带来的一系列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因此B项正确。通过材料中的“试图”“夸张”“忽视”等词可以看出该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持基本否定的态度,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没有关系。4.(2019广西桂林一模)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指出:“由于罢工是工人所能使用的最后一种武器,代价高昂且对劳资双方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只有对罢工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且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这一言论()A.说明英国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英国工会领导人已成了资本家代言人C.反映了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D.不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认为,只有在“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即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选择“罢工”作为斗争的方式,这一言论反映了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故选C项。材料信息未涉及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影响,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工人的斗争方式,故B项与题意不符;采用“非罢工”方式斗争也可以有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5.(2018河北唐山二模)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先后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A.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B.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C.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D.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答案D从材料信息看,不同时期的《共产党宣言》的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这表明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故选D项。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故B项错误;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6.(2018山西孝义摸底)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写下自己的著作以来,事态的发展并未遵循他所预示的模式。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穷人没有变得更穷,相反,工人们变得愈来愈富裕,因而也就愈来愈满足于现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