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高一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适用班级:1-28班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C—12O—16Na—23Mg—24Al—27Mn—55Cl—35.5K—39Fe—56S-32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25题,60分;其中1-15题,每题2分;16-25题,每题3分)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可以采取多种分类方法。下列关于“CH3COOK”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B.氧化物C.有机物D.钾盐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A硝酸B氨水C醋酸D硫酸钠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4Na+CCl4==4NaCl+C)。该成果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4.“脚印”、“笑脸”、“五环”等焰火让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更加辉煌壮观,这些五彩缤纷的焰火与元素的焰色反应有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K2SO4的焰色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B.Na与NaCl在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可以用焰色反应来区别NaCl和KClD.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属于化学变化5.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浓硫酸的体积增大B.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1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盐酸和食盐水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盐酸和食盐水均是电解质7.下列有关钠和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NaCl可以得到金属钠B.金属钠在高温下能将TiCl4中的钛置换出来C.金属镁着火,可用氮气灭火D.金属镁燃烧后会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信号弹和焰火8.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制器皿盛放的是()A.浓盐酸B.浓硝酸C.烧碱D.氯化钠9.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Na+总数不变B.溶液中的OH-数目不变C.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D.溶液的质量不变10.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①空气②CO2③Ar④H2⑤N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11.下列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A.Cl﹣的结构示意图:B.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的原子为:14CC.H、D、T互为同位素D.液态的氯化氢称为盐酸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B.0.1molF-中含有的电子数等于0.9NAC.5.6g铁粉与氯气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D.电解饱和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13.下列电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NaHCO3=Na++HCO3-B.NaHSO4=Na++H++SO42-C.H2SO4=2H++SO42-D.HClO=H++ClO-14.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产物并不改变的是()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木炭(C)和O215.将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出现浑浊的是()A.CaCl2溶液B.NaAlO2溶液C.饱和Na2CO3溶液D.Ca(ClO)2溶液16.下列各对物质间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锌与稀硫酸B.盐酸与硝酸银溶液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氧化钠溶于水17.下列中和反应的离子程式能以H++OH﹣═H2O表示的是()A.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镁和硝酸C.硫酸氢钠溶液和NaOHD.氢氧化钡和稀硫酸18.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IO3-+5I-+6H+=3I2+3H2O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C.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CaCO3↓D.钠与水的反应:Na+H2O=Na++OH-+H2↑19.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Fe3+、K+、Cl-、NO3-B.Zn2+、Al3+、SO42-、Cl-C.Ag+、Na+、NO3-、Cl-D.Ba2+、NH4+、Cl-、HCO3-20.用铝热法还原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