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Cl-35.5N-14Fe-56Mg-24Zn-65Cu-64Ba-137I卷(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的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燃着的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到桌面并且燃烧,为了人身安全,应立即撤离现场D.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并缓慢旋进塞孔中【答案】C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水和CCl4B.溴和CCl4C.酒精和水D.汽油和植物油【答案】A【解析】A.水和四氯化碳不溶,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正确;B.溴和四氯化碳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C.乙醇和水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D.汽油和植物油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故选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B.标准状况下,1molH2所占体积约为22.4L,1molH2和N2混合气体的体积也约为22.4LC.0.1L0.5mol•L1−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D.2.3gNa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答案】B【解析】A.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微粒的数目,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22.4L,故B正确;C.CH3COOH是弱电解质,不可能完全电离,故C错误;D.2.3g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N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故D错误;答案为B。4.有BaCl2和NaCl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硫酸,使Ba2+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H2SO4、ymol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为A.(2y-4x)/amol·L-1B.(y-2x)/amol·L-1C.(2y-2x)/amol·L-1D.(y-x)/amol·L-1【答案】A【点睛】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等,清楚发生的离子反应及溶液不显电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SO42-+Ba2+═BaSO4↓计算溶液中的Ba2+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Ag++Cl-=AgCl↓算Cl-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Ba2+离子、Cl-离子浓度,利用电荷守恒有2c(Ba2+)+c(Na+)=c(Cl-),据此计算原溶液中的Na+浓度。5.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散系的分类:分散系微粒直径B.溶液是电中性的,而胶体是带电的C.光线通过时,溶液产生丁达尔效应,胶体则无丁达尔效应D.溶液中溶质粒子能通过滤纸,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答案】A【解析】A.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三类:溶液、胶体、浊液,即,故A正确;B.胶体呈电中性,胶粒因吸附带电荷,故B错误;C.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则无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胶体中胶粒也能透过滤纸,故D错误;故选A。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HCl)过多:CO32-+2H+=CO2↑+H2O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印刷线路板:Fe3++Cu=Fe2++Cu2+C.氢氧化镁溶于盐酸:Mg(OH)2+2H+=Mg2++2H2OD.Fe3+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2I-=Fe2++I2【答案】C【点睛】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主要从拆分、配平二个角度考查,其中只有可溶性的强酸、强碱及盐可以改写为完全电离形式,如NaHCO3只能改为Na+和HCO3-,本题难点为B和D选项,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要从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三个方面依次考虑。7.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H+、MnO4-、CO32-B.NH4+、HCO3-、NO3-、Cl-、C.Fe3+、NH4+、SCN-、SO42-D.Na+、ClO-、H+、I-【答案】B【解析】A.H+与CO32-要发生离子反应,生成水和CO2,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NH4+、HCO3-、NO3-、Cl-在同一溶液中彼此间不发生离子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C.Fe3+与SCN-能发生离子反应,得到红色溶液,D.C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