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某些词语。2、通过自主阅读和老师以“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形象”为线索引导精读体会哈尔威船长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伟大人格魅力3、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4、学习如何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为来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文章的有关段落。第一课时一、导入。板书:船长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船长》。说说你印象中的船长形象。学生可能对船长这一形象不太熟悉。(如果有学生说到“职责”,在黑板右侧板书)(船长是一艘船上最高的领导,是航海负责人,负责全船的管理和驾驶。船长的职责是指船长要对船舶及船舶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负责任)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位船长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笔下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哈尔威。这篇文章的作者雨果,你们熟悉吗?(维克多·雨果,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出生于军官家庭的雨果,从青少年时起就十分热爱文学和诗歌,他13岁开始文学创作,15岁就因长诗《读书之益》受到法兰西文学院的褒奖。他的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笑面人》、《九三年》等)那么,在大文豪雨果的笔下的这位船长的形象是怎样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能够比较通顺地朗读课文。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同桌配合,一人一个自然段,将全文读完,最后互相纠正读音。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3、检查交流。好。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的?指名读(1-2)、(3-5)、(6-22)、(23-27)、(28-30)相机集体学习生字词。老师觉得大家真会读书,已经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融入到了文章中,真不简单!课文读完了,讲了一件什么事呢?你觉得哈尔威船长给你的初步印象是怎样的?4、谈谈整体感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最好引导出学生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感觉到哈尔威的那种精神。(遇难----救援----殉职)由此哈尔威船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忠于职守舍己为人临危不乱富有经验威严镇定沉着机智)三、理清脉络。说得真好!就是这样一位船长,在1870年3月17日夜晚,用自己的言行为“船长”这一特殊的职业书写下了神圣的定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1870年3月17日夜晚发生了什么,齐读第一自然段。此时的“诺曼底”号轮船情况如何?(“像平常一样”--------风平浪静)师:可是紧接着诺曼底号发生了什么事?生:撞船。师:哪一自然段写的撞船?生:第二自然段。师:后面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生:写船长坚守岗位,最后殉职。四、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情势危急。我们一起来看第二自然段。师:诺曼底号怎么被撞的?当时的情形怎样?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有关重点词句来体会。重点词:笼罩、沉沉夜雾(当时海上的能见度较低,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航行)全速(这场灾难是无法避免的)巨响、剖开了一个大口子、可怕的震荡(诺曼底号被撞得很严重,对整个船体是致命一击)、顷刻间、半裸着、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猛烈地(当时的场面十分紧张、混乱)自读。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体会当时的可怕的情境。指名读。师:当时的场面如果不得到有效控制,将会有怎样的情况发生?师:就在这时,船长哈尔威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了,他是怎样处理这个可怕骇人的局面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过渡: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轮船像平常一样开往格恩西岛。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降临到了“诺曼底”号上。当时的局面很难控制。这时,船长哈尔威出现了,他迅速控制住局面,组织大家自救。2、(相机板书:遇险、自救)那么,哈尔威船长是怎样控制局面、组织自救的呢?最后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二、学习第二段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3-28自然段,读好后思考,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命令?想一想为什么给你印象最深。可以结合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