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A.苯和水B.乙酸乙酯和乙酸C.食盐水和泥沙D.硝酸钾和硫酸钠2.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棉衬衣B.宣纸C.尼龙绳D.羊绒衫3.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4.下列有关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B.氯离子(Cl-)的结构示意图:C.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H3C-CH2ClD.氯分子的电子式: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Mg2+、SCN–、Cl–B.c(Fe2+)=1mol·L1−的溶液中:K+、、、C=1×1012−的溶液中:K+、Na+、、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B.常温常压下,4.4g乙醛所含单键数目为0.7NAC.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D.50ml1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7.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C16H13O5B.该物质遇FeCl3溶液显色C.1mol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1molBr2D.与足量H2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1种8、工业上,向500—600℃的铁屑中通入氯气生产无水氯化铁,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上述过程进行试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B、D中依次盛装的是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B实验时,应先加热圆底烧瓶,再加热硬质玻璃管C若A液体为浓盐酸,则固体为高锰酸钾也可以进行实验D该实验中A装置也可以用于浓氨水与固体氢氧化钠制备氨气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FeFeCl2Fe(OH)2B.SSO3H2SO4C.N2NH3NH4Cl(aq)D.MgCO3MgCl2(aq)Mg10、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一种低成本的储能电池,电池结构如图所示,工作原理为Fe3++Cr2+,放电充电Fe2++Cr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r3++e-=Cr2+B.电池放电肘,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3+C.电池放电时,Cl-从负极室穿过选择性透过膜移向正极室D.放电时,电路中每流过0.1mol电子,Fe3+浓度降低0.1mol.L-111、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B.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变蓝、有黑色金属铁比铜活泼溶液中固体出现C.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金属铝的熔点较低D.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12、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13、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W>X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酸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Z14、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