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本部分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下列我国古代优秀艺术作品中,所用材料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A.商代后母戊鼎B.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C.明永乐青花竹石芭蕉纹梅瓶D.三国青瓷羊形烛台A.AB.BC.CD.D2.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吃新鲜蔬菜要比熟吃时维生素C的损失大B.水体中植物营养物质过多积累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C.加强化石燃料的开采利用,能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D.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3.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用SO2漂白纸浆、毛、丝等B.用焦炭高温还原SiO2制粗硅C.用明矾对自来水进行杀菌消毒D.用Na2S作沉淀剂除去污水中的Hg2+4.新版人民币的发行,引发了人们对有关人民币中化学知识的关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制造人民币所用的棉花、优质针叶木等原料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用于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C.防伪荧光油墨由颜料与树脂连接料等制成,其中树脂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某种验钞笔中含有碘酒溶液,遇假钞呈现蓝色,其中遇碘变蓝的是葡萄糖5.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奖.由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青蒿素还可合成用于抗氯喹恶性疟及凶险型疟疾的蒿甲醚,其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素的分子式是C15H21O4B.青蒿素可以发生水解反应C.反应②有H2O生成D.双氢青蒿素中含有与H2O2分子中相同的化学键6.下列各种关于酸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A.为了抑制Fe2+的水解,用稀硝酸酸化B.为了增强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浓盐酸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D.检验氯乙烷中的氯元素,水解后再用硫酸酸化7.根据原子结构或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5Cl和37Cl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B.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溶胶C.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等于其最高化合价D.1molHCl分子和1molHF分子断键需要的能量前者大于后者8.海水综合利用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联合工业体系(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中可采用蒸馏法B.②中可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镁溶液制金属镁C.③中提溴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D.④的产品可生产盐酸、漂白液等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选项①中的物质②中的物质预测装置中现象ANO2蒸馏水试管充满无色溶液BSO2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逐渐变为红色CNH3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Cl2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AB.BC.CD.D10.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去除铝条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H2OB.铜片溶于稀硝酸产生无色气体:Cu+4H++2NO3﹣═Cu2++2NO2↑+2H2OC.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2Fe(OH)2+O2+2H2O═2Fe(OH)3D.碳酸钠溶液呈碱性:CO32﹣+2H2O⇌H2CO3+2OH﹣11.25℃时,1mol/L醋酸加水稀释至0.01mol/L,关于稀释前后的下列变化正确的是()A.溶液中c(OH﹣)减小B.pH的变化值等于2C.溶液中的值增大D.Kw的值减小12.向Cu、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溶液可能呈中性B.反应停止后一定有固体剩余C.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D.若只有Cu剩余,向溶液中滴入铁氰化钾溶液不会产生蓝色沉淀13.由N2O和NO反应生成N2和NO2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生成1molN2时转移4mole﹣B.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C.N2O(g)+NO(g)═N2(g)+NO2(g)△H=﹣139kJ/molD.断键吸收能量之和小于成键释放能量之和14.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反应方程式为:4HCl(g)+O2(g)⇌2H2O(g)+2Cl2(g)△H<0.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表一/min0246n(Cl2)/10﹣3mol01.83.75.4表二A.0~2min的反应速率小于4~6min的反应速率B.2~6min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9mol/(Lm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