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统考高一化学试卷2017.6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1(30%),必修2(7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IC12N14016A127S32CI35.5K39Cu64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在生产、生活和军事上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2.2.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7gA1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B.常温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分子数为0.1C.O.1mol的14C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D.0.1molH2(g)和0.3molCl2(g)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气体分子总数为0.4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4.C1O2是一种优良的水处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值的C1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04+2C0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B.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C.ClO2是氧化产物D.每消耗122.5gKClO2就有2mol电子转移5.下列有关有机物的结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1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D.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已知反应X+Y=W+N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裂X和Y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高于形成M和N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B.该反应不必加热就一定可以发生C.参加反应的Y的能量一定于生成的N的能量D.参加反应的X和Y的总能量—定高于生成的M和N的总能量8.甲烷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化学领域应用广泛,用作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为:负极:CH4+10OH--8e-=CO32-+7H20,正极:202+4H20+8e-=80H-。该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发生氧化反应B.每转移2mol电子,电池内增加2molH20C.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D.负极附近溶液的pH降坻9.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M和3molN进行反应,2M(g)+X(g)+2Y(g),2s后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是起始时的1.2倍,则前2s内用M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O.1mol•L-1•s-1B.O.2mol•L-1•s-1C.0.05mol•L-1•s-1D.0.4mol•L-1•s-1lO.一定温度下,恒容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体系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B.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11.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12.分子式为H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8种B.9种C.10种D.11种13.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X试剂可以是SO2步骤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1-+Br2步骤IV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馏当生成1molBr2时.需要消耗22.4LC1214.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M、R的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R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非金属性:X>Z>YB.M的单质常温常压下为气态C.X和M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D.Y、Z、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8分)15.(8分〉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氧气的性质:(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B中的干燥剂是(填名称)。(3)装置C中的现象是。(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挤压装置D中的胶头满管,滴入1-2滴浓硫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5)为防止过量氨气外逸,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个尾气吸收装置,应选用的装置是(填“E"成“F"),尾气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10分)下列A〜I九种中学化学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