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测一测测一测1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解释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字。((11)任意)任意东西((22)水皆)水皆缥碧((33))经纶世务者世务者((44))窥谷忘谷忘反((55))横柯上蔽上蔽((66))互相轩邈向东向西漂流,名词作动词青绿色处理国家大事看到;通“返”,返回树木的枝干比高远22、翻译下列句子、翻译下列句子((11))风烟俱净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天山共色。((2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负势竞上,互相轩邈。((4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谷忘反。没有一丝风,烟雾都消散了,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凶猛的巨浪像奔腾的骏马山凭借着高峻的地势向上发展,相互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像老鹰飞到天上为名利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学习目标:1、能正确默写本文的名句。2、理解作者怎样描写富春江的山和水。3、感悟本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山川美景在文人笔下恣情挥洒,请看图片联想文章语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一、名句默写。1、写水流湍急的句子()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正面表现水的清澈,侧面写水清澈的句子()3、写山高的句子是()4、点明本文主旨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负势竞上,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状态?•3.读第2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4.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山?•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1、总领全文山水特征的是哪一句?全文结构有什么特点?总分式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反映了作者陶醉在山水之间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3.读第2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4.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山?•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厌弃世俗、鄙视功名利禄、向往自然的思想感情。•中考链接甲段《三峡》乙段《与朱元思书》•1、翻译下列句子(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3、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4分)•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之情。堂清检测:《基础训练》第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