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写得新颖旧材新用成华章姬宏华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李渔一篇文章或一篇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梁衡别人没看到的,你看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了,没有想到,你看到又想到了,这是新;别人看到、想到了,但没写到,你看到、想到又写到了,这还是新。——浩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不需要依附谁来实现价值。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从小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在课堂上玩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经常被老师体罚教育,所有老师都认为他没有什么出息。但他让所有否认他的人都震惊了。正是因为他爱做一些东西,动手能力强,最终使他成为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让所有否认他的人都闭了嘴,实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他通过了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的存在价值。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因为小时生了一场大病,导致她变成聋哑人并且失明。当所有人都认为她的一生完了,无法自立,无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但她没有放弃,以顽强的意志学习字母、单词、句子。因被她感动,学校破例为她举办了一场考试。她还顺利的考上大学,并且出了一本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出版便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使所有人都了解了她,了解了她的不易,同时也十分佩服她,正是通过她的努力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不需要依附任何人来实现价值,每个人自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月考作文片段材料一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他有300个乐师。他很爱热闹,总是叫这300个人一起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爱好,就想通过吹竽来赚钱。他跑到齐宣王那里说:“大王啊,我是个很有名的乐师,吹竽吹得很好。”齐宣王听了很高兴,马上把他编进了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其实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他混在300人里面,每次都装成很会吹的样子。就这样,南郭先生骗过了齐宣王,赚了很多钱。不久,齐湣王当上了国君,他喜欢300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听了后,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收拾行李逃走了。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的作风滥竽充数的故事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思考,更加富有新意。小组合作探究。提示:从齐宣王、齐泯王、299位乐师的角度。材料一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他有300个乐师。他很爱热闹,总是叫这300个人一起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爱好,就想通过吹竽来赚钱。他跑到齐宣王那里说:“大王啊,我是个很有名的乐师,吹竽吹得很好。”齐宣王听了很高兴,马上把他编进了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其实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他混在300人里面,每次都装成很会吹的样子。就这样,南郭先生骗过了齐宣王,赚了很多钱。不久,齐湣王当上了国君,他喜欢300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听了后,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收拾行李逃走了。从齐宣王角度: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从齐湣王的角度:引进竞争机制,杜绝滥竽充数。从299位乐师的角度:反对明哲保身。从齐宣王角度:批评齐宣王的“大锅饭”政策;示例:齐宣王好三百人一起吹,对入队者采取来者不试的态度,这就给滥竽充数者提供了客观条件,让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有机可乘,享受和其他几百位乐师同样的待遇,这不是典型的大锅饭政策吗?事件结果评价请叙述这个事例,证明以下观点,字数为100字左右。从齐湣王的角度:引进竞争机制,杜绝滥竽充数。从299位乐师的角度:反对明哲保身。材料一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很喜欢听人吹竽,他有300个乐师。他很爱热闹,总是叫这300个人一起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爱好,就想通过吹竽来赚钱。他跑到齐宣王那里说:“大王啊,我是个很有名的乐师,吹竽吹得很好。”齐宣王听了很高兴,马上把他编进了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其实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他混在300人里面,每次都装成很会吹的样子。就这样,南郭先生骗过了齐宣王,赚了很多钱。不久,齐湣王当上了国君,他喜欢300个人单独吹竽给他听。南郭先生听了后,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收拾行李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