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2008-9注意:①历史考试为闭卷考试,不得参考书籍,请独立完成。②历史考试为两大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要求书写规范、条理清晰。③本次考试总成绩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计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其序号直接涂在答题卡上)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最终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是在A.禹B.舜C.夏启D.商纣2.在分封制下,诸侯在其领地所具有的权利是①镇守疆土②设置官员③建立武装④征派赋役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3.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对人民的压迫关系4.下列对西周分封制表述正确的是: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②受封诸侯绝对服从周王,无独立性③通过分封扩大了周人的势力范围④分封制的实行促进了西周交通事业的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5.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禅让制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室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7.《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说明宗法的“宗”本意是宗庙,也说明宗法制以-----为纽带A.地域B.信仰C.血缘D.财产8.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举措是A.制定律例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中央机构D.统一文字9.秦朝形成了丞相制度,秦朝的丞相的具体职责是①“掌丞天子,助理万机”②执掌群臣奏章,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在中央各官职中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④名义上掌管兵权,实际上由太尉“掌武事”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10.(2007广东卷单科)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用泥制陶的事实11.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1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爵位世袭制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下列旨在维护统一、防止分裂割据的是①秦始皇实行郡县制②北宋设置通判③明初罢丞相④清朝设军机处A.①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唐宋两朝加强君权的共同措施是A.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B.分割宰相权力来加强君权C.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15.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①两汉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不能参与决策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④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16.图1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用心爱心专心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