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鼓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花城小学张霁霞一、个案简介小杰,男,10岁,智商正常,成绩中下。家庭状况:父母经商,姐姐在读初中。二、问题的发现小杰是三年级时从外校转来的一名学生,刚上了两天课我就发现他上课听讲极不认真,老师让学生读题时,他紧闭着嘴巴不出声音;老师让学生思考时,他却在那里发呆;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时,他经常声音很响地说:“你问的什么。”全班的学生有的哄笑,有的斜着眼睛看他。从平时的检测中发现,不要说应用题,就是最基础的计算得分率也很低。难道他真的不能学好吗?三、寻找问题的结症带着问题,我进行了家访。在与小杰父母的交谈中得知他在小学一年级时学习成绩是很好的。可是在二年级时,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因为他的调皮,对他置之不理,他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了基础越来越差,对学习也失去了信心。加之父母工作较忙,对其放松了管理,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都导致了他学习成绩的下降。四、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一)拉近师生关系,以朋友的身份鼓励他树立学习的信心他的性格比较孤傲,因此班里的学生总是把他孤立起来,所以他在班级里是很孤独的。又由于学习成绩不好的人,往往最不爱说起学习。于是在平时的接触中,我就避开关于学习的话题,久之,他很奇怪的问我,过去的老师关心的只是成绩,其他方面从来不说的。这时我告诉他,师生之间可以成为朋友,可以无话不谈,而且我愿意与他成为朋友。他似乎很感动,因此,他有了什么问题,能够过来和我说,有一次他抱怨说他的父母对他很不关心,不然他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借此机会,我告诉他说,其实他的父母因为工作太忙,对他照顾不到,有时也很自责的,但是并没有对他失去信心,每次跟老师通电话时都要叮嘱老师要多多的照顾他。并且鼓励他说:“人一旦有了困难,就不能怨天怨地,如果成绩上不去,就应该自己努力。只要肯刻苦,你也会成为一个成绩很好的学生,不信你就先试试看。”从此,他真的认真起来了。学习态度的改变,使班级里的学生对他有了新的看法,他从中体会到了新的快乐。也对学习产生了的兴趣。(二)严格要求,在学习中帮助他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和学生处理好关系,利用学生的向师性,能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但是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这种兴趣也不会太持久的。因此教师有必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他上课不专心听讲的缺点,我告诉他,数学知识的连续性是很强的,上课有时开小差没听讲,后面的要想学会就更费力。开始时,我每节课都会适时地让他回答问题,并且在他回答后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时间长了,他也经常举手,后来即使不叫他,他也把手举得高高的。仅仅让他动脑思考还是不够的,主要还是要让他能够主动的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有必要采取“跟踪追赶击”的办法,发现他作业中存在的以及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要求他马上订正。学习习惯养成了,对于他学习效率的提高效果显著,也在无形中增强了他学习的自信心。(三)抓住一切契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没有一个人身上一点优点也没有的,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获得荣誉、被别人羡慕,而这种荣誉和羡慕,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因此老师给他们创造契机让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不失为锻炼了他们的能力的好办法。小杰同学虽有不足,也有许多优点。比如他的胆子特别大,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我就给了他一次当值周班长的机会,并且在暗中帮助他,结果他当值周班长的那一周,我们班获得了流动红旗,我借机在班里好好地表扬了他,并又在课下单独找他鼓励他,又与他父母交流,让他们在家里也适时地鼓励他,从此以后,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四、分析、总结一个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是作为老师值得骄傲的事,但同时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一)班级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只一个,而且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的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给每一个学生都在脑子里建立一份“个人档案”,对症下药,耐心、细致,才能药到病除。(二)不仅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达到彼此充分的信任,同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