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后进生的情感问题与对策俗话说:出水的荷花高低各不相同。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一部分成绩差,道德行为也差的学生,即所谓的后进生。“如何转化后进生”也就成了教育工作中永恒的话题。本人结合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开展转化后进生工作的点滴体会。一、抓心理——深入了解后进生的情感问题。后进生是学生中的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障碍。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们必须对后进生的特殊性有深入的了解。这几年,我一直担任低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与学生接触多了,对后进生的了解也深了。他们的心理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戒备心理强。后进生对老师经常处于猜疑、怨恨的状态,久而久之,与老师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他们从心眼里听不进,也不想听老师正确的教育,整天躲躲藏藏,有意回避老师。(二)自卑心理强。后进生往往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他们往往将精力转移到关注和谈论动画片,与同学的交往上,或者发型、服饰等方面上,来体现自我的存在,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三)逆反心理强。他们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怀疑,对正确的管教产生抵触,对班集体冷漠,与老师感情疏远,甚至产生对抗和敌意。二、找原因——对后进生的转化要摸清源头。通过观察,询问、调查等发现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内在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一)内部原因。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后进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记得在教学《千克,克,吨的认识》时,我组织以学生三人一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让他们自己动手用天平去称苹果,在巡堂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女生满脸的委屈,不愿参与到自己的小组去。我过去问个究竟,原来她上课的时候开了小差,不会使用天平,同组的同学不让她第一个去操作。她可是个很倔强的人,同学善意的指导她却认为是在嘲笑她。看到这种情况,我没有第一时间去批评她的上课不认真,而是让她到我的教学天平去称苹果,让她自己去反省刚才的错误。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后进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4、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数学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二)外部原因1、家庭教育方式不妥当。有些家庭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对子女实行无原则的溺爱,即使小孩在学校犯了错误,也百般的袒护他,使子女不懂得尊重他人,唯我独尊;有的家庭父母过分强调自己工作忙,忽视了对子女的教育,对子女的学习、思想情况甚少了解;有的家庭父母文化素养低,看到小孩学习成绩差了,动不动便对子女打骂、惩罚,造成子女抵触对抗。2、受到同学的冷落与疏远。后进生通常是集体荣誉的破坏者,同学都讨厌害怕他们,不愿和他们亲近,即使他们有过勇于改正错误的表现,也常常难以得到重视、信任和鼓励,因而他们产生了心理对抗。另一方面,一般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经常成为老师批评、家长打骂、同学嘲笑的对象。为了表示不满与反抗,他们在外表上往往表现出傲慢骄横的样子,而内心却又常常低估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总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表里不一的心理特点。外表对批评满不在乎,内心却蕴藏着要求进步的“火种”;外表对人对事漠不关心,不太合群,内心却渴望友谊、理解、尊重、支持和信任。3、学校教育存在误区。当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很大,教师对学生只重分数,对后进生缺乏引导;或因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整天呆在教室。学校生活的枯燥,教师教育方法的单一,漠视学生的尊严,结果使学生厌恶学校生活,抵触老师的教育。三、实施对策——成功转化后进生。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