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能够对他的观点作出正确的评价;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能学以致用。3、能说出真正的美的内涵,最终以追求真正的美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二、教学重难点1、初步了解培根的审美观,品味文章的有关论述,培养研读课文的能力。2、掌握议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学以致用。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3分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受,更需要我们去理性地思考,今天让我们随着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一起来《论美》。(板书:论美、作者)(二)预习反馈(5分钟)1、掌握字音形吝啬(lìnsè)滑稽(huájī)摄取(shèqǔ)愧疚(kuìjiù)2、走进作者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论人生》《论说随笔文集》是他重要的著作之一。(三)感知探究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0分钟)(1)文章中提出了人的哪些美呢?明确:谈及了美德、颜色之美、形体之美、优雅行为之美(2)对这些美,作者有什么观点?明确:观点句:a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b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它方面的才能。c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d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e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f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2、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如何展开论述的?(8分钟)明确:(1)首先提出问题美德最美(2)然后分析问题具体论述美德最美第②段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第③段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第④段通过某些老人与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3)最后,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3、分组讨论,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具体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10分钟)(1)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明确:对比论证。通过三种美的对比,强调了优雅行为之美才是最美的。(2)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明确: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谚语论证了即便是年龄已老,作风优雅的人仍然美丽可爱。增强文章文采,使论证更有吸引力。(3)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明确: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外表的美丽是短暂的,内在美才是永恒的美。(四)拓展提升(5分钟)仿照例句补写句子: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美德好比鲜花,它在绿叶的映衬下反而更娇艳。美德好比月亮,它在夜幕的衬托下反而更皎洁。(五)教师寄语(2分钟)外表的美终归是暂时的,易逝的。只有心灵美,才是一种永不凋谢的美,是一种深沉的美。愿同学们拥有美的语言,美的思想,美的德行,做一个美的人。五、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美的随想,300字左右。六、板书设计论美颜色之美外在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形体之美人的美行为之美内在美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德行之美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论美》教案设计张志强淇县北阳镇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