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宽容都是爱------在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是学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施的前提而素质教育又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觉得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到对学生管理宽严适度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对班主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起到关键作用。下面谈一谈我自己的看法,以便和各位同事磋商。一、严格要求学生是一种爱常言道,“严师出高徒”。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学生,才有可能使其从小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对学生、家长,社会的一种负责表现。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严格呢?我认为:首先要按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每天做起,从小事抓起,对学生的不好习惯和不良行为,一旦发现就要随时批评和及时纠正,决不姑息迁就,敷衍了事。尤其对于普通班来说更为重要,扩招使得学生的学习和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对自己的约束力和行为准则也各不相同,如果管理不严格,就会严重影响班级的学习纪律和整体状况。当然严格并非是滥兴规矩和使用一些有悖教育方针的过激手段,这对于我们素质教育的初衷来说,是背道而驰的。刚接四班,学生对我的严格要求还是不太适应,觉得我什么都要管,好象是他们的影子,总能在任何时候尾随他们,但是,几个周下来后,大家发现自习纪律安静了,学习气氛浓厚了,就觉得还是严格管理好。再比如四班有个学生叫宋雨泽,学习成绩不错,本人能言善辩,又是学校学生会秘书长,人际关系搞的风生水起,无形中优越感就自然而生,言谈举止也就随便了很多。对待这样的学生,我觉得在肯定能力的提前下,绝不能放松管理,任由发展,必须要给他一定的约束和压力,让他能够扬长避短,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所以在平时的管理中,我就有意对他严格管理,有时,甚至淡化他的优点,他很感不平,觉得我不欣赏他,我就给提出另外的目标:有本事考个前5名看看,自然他达不到我的要求,相应的也就低调了下来,在很多次的和他谈话或较量中,我始终传递给他一个信息就是:学习贵在踏实,浮躁一事无成。也正是靠着这样的严格要求,他才没有迷失在别人的盲目追随中,踏踏实实度过高三复习阶段,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系。当然,作为班主任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比如每天的到位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晚自习提前30分钟进教室读书,班主任就必须坚持准时到班,起好带头和督促的作用,这样班主任工作才有说服力。假使班主任给学生订的班规自己不带头执行,甚至随随便便,那就无疑是对自身形象的一种损坏。而如果班主任时时刻刻摆着居高临下的架子,板着面孔,阴雨绵绵,甚至为一点鸡毛蒜皮小事大做文章,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认为这也是一种严,那就大错特错。殊不知此种严危害极大,不仅仅达不到教育目的,而且会大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影响师生关系,对素质教育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二、对学生宽容也是一种爱班主任在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同时,也要对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因为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而且多半是独生子,他们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均未成熟,经常在思想、学习、生活中出现一些偏差,所以教师的宽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恰恰是治疗学生思想疾病的良方,同时也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增强思想感情的交流。08届一个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贫困,入校成绩很好,但是却迷上了看小说,什么网络、玄幻、武侠、言情等等,简直达到了泛滥的地步,平时舍不得吃穿,却舍得租小说,而且最高记录是一次租了10本厚厚的书看,看到头不抬,眼不睁,废寝忘食,成绩直线下划。我痛心疾首,训斥了该生很长时间,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但却用无声来对抗我的责骂。痛定思痛,我觉得这样的学生光靠训斥和责骂肯定是不起作用的,我又和他坐下来慢慢谈话,了解到他父母成年打工在外,从他上小学开始就离家出外念书,开学一直到放假才回家一次,也没有人管他,缺少关爱、内心失落而且又有自卑感,导致他想从书中寻找安慰和快乐。所以,我就改变了对他的管理方式,除了对他严格监督,还适时地给予生活中的关爱和帮助,让他知道老师是爱他的,并且希望他能成为品学兼优的人。后来,他很感激我,也改变了很多,尤其是到了高三发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