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市第六十一中学管晓燕2问题情境一:问题1:三岁小朋友关于袋子中的球的探索问题2:初中生探索规律2,5,8,11,14,17,20……第n项是()3数学家费马得出费马猜想的事例:费马(1601--1665)法国伟大的业余数学家。201234221351725765537...21nnnnaaaaaaaN中,,,,,结论:是质数(n)欧拉(1707~1783),瑞士数学家及自然科学家。2521542949672976700417641nnana中,时,费马您错了!问题情境二:4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理解数学归纳法的一般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方法,并能严格按照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的格式书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递推思想作指导,理解数学归纳法的操作步骤,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5你能证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吗?引例在数列{na}中,1a=1,122nnnaaa(n),∈*N(1)求2a,3a,4a的值;师生互动,探求新知师生互动,探求新知(2)试猜想该数列的通项公式.234212,,325aaa21nan观看演示6任意相邻的两块牌,前一块倒下一定导致后一块牌倒下.第一项成立第k项成立,第k+1项成立.第一块骨牌倒下1234kK+1…………n=1时11a若n=k时猜想成立,即……21kak那么当n=k+1时猜想也成立,即12(1)1kak猜想成立7证明一个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步骤如下:(2)假设当n=k(k∈N*,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完成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正确.(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n0时命题成立*0nN————这种证明方法叫做数学归纳法.归纳奠基归纳递推8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知识应用巩固深化知识应用巩固深化6)12)(1(3212222nnnn*.nN其中9证明:1、当n=1时,左=12=1,右=∴n=1时,等式成立16)12)(11(1222222=123...(1)(1)(21)(1)6kkkkkk左2(1)(21)6(1)(1)(2)(23)66kkkkkkk6)12)(1(3212222kkkk2、假设n=k时,等式成立,即那么,当n=k+1时∴n=k+1时,原等式成立由1、2知当nN*时,等式都成立10例2节选自2014安徽高考第21题设整数*1,pnN证明:当1x且0x时,(1)1pxpx;①当p=2时,(1+x)2=1+2x+x2>1+2x,原不等式成立.②假设p=k(k≥2,k∈N*)时,不等式(1+x)k>1+kx成立.当p=k+1时,(1+x)k+1=(1+x)(1+x)k>(1+x)(1+kx)=1+(k+1)x+kx2>1+(k+1)x.所以当p=k+1时,原不等式也成立.综合①②可得,当x>-1,x≠0时,对一切整数p>1,不等式(1+x)p>1+px均成立.知识应用巩固深化知识应用巩固深化11知识应用巩固深化知识应用巩固深化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n>n2+1对于n≥n0的自然数n都成立”时,第一步证明中的起始值n0应取().A.2B.3C.5D.6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3+…+(n+3)=n+3n+42(n∈N+),验证n=1时,左边应取的项是().A.1B.1+2C.1+2+3D.1+2+3+4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3)…(n+n)=2n·1·3·…·(2n-1)(n∈N*),从n=k到n=k+1,左边增加的代数式为().A.2k+1B.2(2k+1)C.2k+1k+1D.2k+3k+1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关于n的恒等式,当n=k时,表达式为1×4+2×7+…+k(3k+1)=k(k+1)2,则当n=k+1时,表达式为________.12回顾总结反思提高回顾总结反思提高数学思想:数学思想:递推思想、类比思想、归纳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要点:两个步骤一结论13布置作业布置作业课本:课本:第第9595页练习页练习11、、22第第9696页习题页习题2.3A2.3A组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