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教学教案课题运动场地中的数学---前伸线暨200米弯道跑协同类别学科单元式学科延展式多科融合式(打√)主题综合式协同教师张瑶珠陆玲燕上课时间2015.5.28教学设计教师活动(1)教师活动(2)学生活动一、激发思考前一段时间学校举行运动会,因为场地的限制,我们学校的跑道是200米跑道,可是,竟有一位同学提问:老师,我们的操场从哪里到哪里是200米,请问,这个问题有数学价值吗?二、解决问题1、体育比赛要安全和公正,要安全就必须分道跑,怎样做到公正公平呢?2、在我们学校,第二跑道比第一跑道多多少米,需要了解哪些数据。3、学校操场跑道宽1米,计算前伸线相差米数。三、检验反思1、测量出学校操场200米比赛的前伸线实际长度为4.7米,反思原因。2、学校操场的圆环直径为26米,如果在直跑道多跑20米,圆形跑道则少跑20米,也即第一跑道的学生只有跑了几分之几的弯道?3、计算200米我校操场跑道的前伸数。一、答疑解惑我们学校的运动场地是沿着操场最内圈向外30厘米跑部一圈的距离是200米。二、比赛规则1、200米比赛要分道跑比赛终点在同一条线上。2、在体育场地上,200米比赛需划定前伸线。三、场地介绍为竞赛工作的方便,终点线尽量固定在一个地方,我们学校固定在操场东南角离直段和曲段交界处20米处。四、200米弯道跑1、第一道的弯道跑。(一路纵队听信号间距跑)距离:50米*1次2、第六道的弯道跑。(一路纵队听信号间距跑)距离:50米*1次3、200米分道跑(六人一组)。距离:200米*1次一、数学思考从数学角度思考,环形跑道外圈的米数比内圈的米数要多。二、解决问题1、外圈的起跑线必须在内圈的前面。2、思考大圆周长比小圆周长多多少米需要的条件。3、学生分组计算用圆的周长公式计算出相邻跑道前伸线相差的米数约为6.28米三、精确计算学校操场弯道共81米,20米约占弯道的25%,第一道同学跑了75%弯道,前伸数需6.28×75%=4.7米四、实地体验1、体验在弯道内道上站立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方法。2、体验在弯道外道上站立式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方法。3、体验在不同道次上完成200米弯道跑,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学法:用心体会弯道跑的姿势,学生跑完后,慢走回到起点,边走边放松。教后反思教师1姓名张瑶珠任教学科数学教师2姓名陆玲燕任教学科体育教师3姓名任教学科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能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基础知识的的小学数学来说,数学书上提供的素材一般都是情景引入,但是,相当部分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价值,学生更是不能体会。《运动场地中的数学---前伸线》一课,素材部分来源于五年级《圆的认识》一单元的综合实践课,本课添加了相当部分的内容。因为我校操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前几个星期的运动会,从不被同学们关注的200米跑道的起跑线引发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和体育老师有效协同,学生们从对运动场地的关注,到比赛规则的了解,从而揭发学生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我校200米跑道的前伸线的兴趣,进而运用圆的周长和百分数的知识,计算出我校200米跑步各跑道的起跑线,学生们就在自己计算出的起跑线上进行体育活动,真切体会到数学的价值。署名:张瑶珠日期:2015.5六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有较强的理解和模仿能力,容易接受新兴事物。但200米跑这项运动较单调和枯燥,学生兴趣不大,加上单一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同学们对200米跑有些抵触情绪。本次课通过与数学老师的合作,先了解了“运动场中的数学”,学习了怎样计算学校200米环形跑道六个道次的起跑位置,通过学习运动场地中的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跑200米的欲望,在练习中体验和初步掌握了弯道跑技术和200米跑的技术。并且通过计算知道了分道后各道的跑距都是一样的和外道比内道弧形大离心力小而更好跑的道理后,在练习时能有商有量的选择各自喜欢的道次跑200米,改变了以往都抢着跑内道,不愿意跑第五、第六道的现象,这也是本次协同课与平时体育课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宋朝诗人陆游曾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这节课就很好的把两者结合了起来,并有了不错的收获。署名:陆玲燕日期: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