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材地位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材地位教学目标“秦王扫六合”这节课位于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的第一节。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朝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秦朝开创的一系列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袭。本课内容在整个中国古代史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学好本课对于学生今后学习中国各时期的历史有着极好的启迪作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参与历史学习的愿望与兴趣,善于表现,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其认知水平、综合和分析能力有限;而前面所学的又是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本课所讲的内容是我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这是一个跨越。还有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因初一学生的见识与阅历的因素,难以形成准确的空间概念。因此,在讲课中适当使用音像、图片的资料,帮助学生感知历史,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1)秦朝的统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1)学生通过观看图片,提高观察想象能力;(2)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提高初步综合、分析历史的能力;(3)通过对焚书坑儒的认识,提高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秦统一六国及其意义;(2)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3)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焚书坑儒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秦的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引导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图表制作教学目标观察归纳法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设计第二环节:设置问题,重难释疑第三环节:归纳小结,梳理线索第四环节:巩固新知,延伸课堂第五环节:自主探究,课后拓展教学目标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出示《战国形势图》,指导学生识图,为下文作铺垫,引出秦国;2、通过李白的诗,让学生回忆“六”指的是什么,“扫六合”是什么意思?使学生能联系旧知识,理解“合”的含义,从而过渡到本课的重点——统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第二环节设置问题、讲授新课教学流程二、设置问题,讲授新课教学流程本课主要内容:1、秦统一六国2、秦巩固统一的措施3、秦的疆域教学流程秦楚齐燕赵魏韩咸阳公元公元前前221221年,秦王年,秦王嬴政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咸阳。。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新课讲授:1、秦统一六国教学流程11、变法强国、变法强国22、善用人才、善用人才33、策略正确、策略正确44、顺应民心、顺应民心提示提示1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商鞅提示提示22嬴政任用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人嬴政任用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人提示提示33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韩赵魏楚燕齐)(韩赵魏楚燕齐)提示提示44连年战乱下的老百姓的迫切愿望连年战乱下的老百姓的迫切愿望教学流程“我向秦王献计策”提示:从政治制度、经济措施、思想文化、军事及民族关系等四个方面思考新课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