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村小教学点现状与思考VIP免费

村小教学点现状与思考_第1页
1/3
村小教学点现状与思考_第2页
2/3
村小教学点现状与思考_第3页
3/3
村小教学点现状与思考一说到村小教学点,从社会到家长,甚至我们很多同行,普遍存在的潜在意识就是:年龄老化、基础薄弱、知识陈旧、观念滞后、课堂技能传统单一。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毋庸置疑,也无需否认与争辩。可就是这样一支队伍,曾经托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曾经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一片蓝天。今天,仍然是他们,坚守在中国最艰苦的教育教学岗位,并真正守护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边。山区农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人口稀疏),村小、教学点点多面广,一方面,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效益的显现,适龄儿童不断锐减;另一方面,老百姓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优质”生源不断流失,昔日热闹非凡、规模宏大的村小,如今生源越来越少,办学规模越来越小,一人一校或几人一校的小规模办学模式已随处可见,复式班教学更是成了当下村小、教学点的主要课堂教学形式。眼下,面对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与社会发展转型,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也有着说不明、道不清、数不完的心酸与无奈。说起村小教育,特别是复式班教学与管理,老师们都有一肚子的“苦水”和委屈。环境艰苦,条件简陋,角色多重,任务繁重不说,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研修空白,生源流失,隔代家教,评价缺失更令他们忧虑棘手。加之复式班教学直接授课时间少,农村又没有学前教育,课堂组织教学管理难度大、困难多,这些又都增添了村小和村小教师的纠结与困惑。2011年秋季开始,我镇根据上级“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教学比武、公开课评比、常规教学大检查等系列活动以来,我们更加有机会、有时间、有组织地深入点校,并与村小教师沟通、座谈、交流,村小教学点的教育让我们思考颇多。特别是今春我镇开展了两次全镇性的数学、英语教学交流活动和一次全镇性的常规教学检查后,这种感触越发强烈。一、村小教育的现状1、生源萎缩严重,师资富余却薄弱。山区农村由于地广人疏,本来人口就小的村庄,计划生育国策效益的显现,适龄儿童自然减少,加之外出打工带走的带走,还有一部分又转到了条件相对较好的周边中心学校或城区学校。留下的学生寥寥无几,很多村小只有一二十名学生甚至只有几名学生,但又不得不开设三四个教学班。拿我镇来说,共有村小2所,清泉学生27人,4个教学班(学前和一年级一个班共6人,二三年级一个班共6人,四五年级一个班共12人,六年级一个班3人);新坪学生7人,1个教学班。从师生比来看,村小的教师数量富余(拿我镇来说,清泉师均4生,新坪师均3.5生),但师资却比较薄弱。一个教师三五个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更关键的是由于村小教学点人数少,学科教师无法配套,根本不存在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等专职教师,规模较小的村小,这些科目基本上都是“名存实亡”。2、课程开设不齐,教研交流空白。由于村小教学点规模小、生源少,师生比出现教师数量富余,却又因为年级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师课头多(类似带3个年级英语和1个年级语文,还要兼远教、图书、信息管理任务的班主任比比皆是)、任务繁杂,从而导致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外,其他课程即使上了课表,随意性也比较大,完全成了机动课。由于村小教学点教师特殊的工作性质(全天包班或整天周旋于繁琐的复式班),并且长期长年如此,没有机会参加各级举办的教研和教学交流,远程学习、校本培训也都无瑕顾及,进修和培训相对缺乏。当前留在村小教学点的教师基本都是年龄比较大,且相当一部分是当年的“民转公”队伍,基础本就薄弱,加之信息闭塞,缺少与外界必要的交流研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堂技能都只停留在过去已有的基础上,与教育教学发展远不适应。3、办学条件简陋,管理评价错位。尽管这些年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村小的校园环境、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提升,但村小管理水平落后、教育质量不足的问题依然凸显。如光盘教学,教师能熟练操作播放设备的不多,能有效运用光盘开展教学的更少,加之设备不得不“风尘仆仆”和自然老化等原因,效益得不到正常发挥。另外,虽然村小教学点都配备了“农远模式三”以及“班班通”设备,由于年代久远、积劳成疾加上自然损耗,设备现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村小教学点现状与思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