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2、培养学生感受美、品味美、表现美的能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如果有外地游客来如皋旅游,请你做小导游,你会带她去哪些地方呢?去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呢?……同学们真是热情,老师能感觉到,你们语气中洋溢着对家乡的喜爱与赞美呢!今天啊,老师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我们来看一组图片。(配乐图片展示)猜猜,这是什么地方?(真聪明!)喜欢它吗?想对它了解的更多吗?好!带着这股热情,让我们把《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文章“一读为快”吧!记住,要带笔读书哦,读到你喜欢的文字,随时圈点勾画。二、感受美1、有人说,专心读书的姿态是最美丽的,老师刚刚就看到了这美丽的一幕!同学们专注陶醉的表情让老师深深的着迷,请你说说你第一次读文之后的感受。(用简洁的词语或一句话)……2、老师读过之后,感觉到西双版纳仿佛是一位妩媚的女子,朦胧,神秘,淡雅,芬芳,令人心动和神往。设想一下,假如你去西双版纳,你最想去哪儿?最想做什么?(我现在最想去西双版纳的(地方),(看什么,做什么,玩什么,吃什么……)三、品味美1、同学们如此热情的向往版纳,都是因为作者的文字深深的吸引了我们。你最向往的那个地方,作者是如何描述的呢?找出相关文字,用心品读,想想,到底美在什么地方?2、同步点击显示的画面,让学生在想像中与作者同游同赏,并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流露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自己读,老师范读,大家齐读。)3、在作者的笔下,版纳的风景是如此美丽,令我们神往;那么版纳的“人”给你什么印象呢?(热情好客,勤劳淳朴,互助互帮,信佛积善,热爱生活,积极1乐观……)西双版纳不仅“景”是这么美,而且“人”……“更美”!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孕育了质朴淳厚的民风。这一课,我们仿佛穿梭于美丽的热带雨林,看野象漫步,登傣家竹楼,尝风味美食;体会到泼水节的快乐,佛教节的庄严,欣赏了傣家少女的婀娜舞姿,感受到傣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以及他们对生的渴望与热情……这里景美,人更美!魅力无穷的西双版纳,确实令人心驰神往!四、表现美说到宁静,祥和的生活,我不禁想到了家乡如皋,其实,我们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都是很有魅力的,美其实一直伴随着我们,带着这份美丽的心情,让我们成为美的使者,用生动的文字来说说家乡的风土人情!五、总结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最明亮的,善于感悟美的心灵是最细腻的,而能够表现美的文字是最动人的!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善感的心灵,用我们的行动去呵护这世界上所有的美丽吧六、布置作业板书:美丽的西双版纳李舵神心高高望天树自然奇驰竹楼映蓝天美秀神悠悠野象谷人文丽往妩媚傣寨水教学反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