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临沂市莒南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34分)1.请用正楷字,把“用语文成就幸福人生”这句话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真谛花蒂缔造鸡啼B.剽悍漂泊漂亮钞票C.描摹蓦然暮色模样D.蜷伏疲倦试卷圈地3.下列每组词语中各看一个错字,请用横线标出并改正在题后方格内。(2分)A.大彻大悟息息相通姗姗来迟洋洋不乐B.变换多姿精疲力竭忧心忡忡进退维谷C.离合悲欢闷闷不乐语无论次勇往直前D.叱咤风云忘下断语卷土重来刚毅不屈ABCD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嗔视(生气地看)怂恿(鼓动别人去做)窥伺(暗中观察情况)B.毛骨悚然(恐惧的样子)羁绊(约束)义愤填膺(胸)C.相得益彰(更加)略胜一筹(等级.等次)进退维谷(穷尽,指困境)D.面面相觑(看)谰语(没有根据的话)亢奋(极度兴奋)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B.练习书法最好的方法是临和摹。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摹是在范字上直接摹写。C.朗读要注意重音。同样一句话,重音不同,所强调的意思也不同。如“他叫你明天去”这句话,如果要强调“叫你明天去”的人是“他”,重音的处理应是“他叫你明天去。”D.《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茨威格,他是奥地利人,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0分)①伤仲永伤:②赏赐百千强强:③夸父与日逐走逐走:④怒而触不周之山触:⑤天柱折,地维绝维:⑥两狼之并驱如故故:⑦恐前后受其敌敌:⑧一狼洞其中洞:⑨狼亦黠矣黠:⑩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几何:7.古诗文默写。(10分)①爷娘闻女来,_________;阿姊闻妹来,__________;小弟闯姊来,________。(《木兰诗》)②未至,________。弃其杖,___________。(《短文两篇》)③天倾西北,__________;地不满东南,__________。(《短文两篇》)④蛾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蛾眉山月歌》)⑤吴均的《山中杂诗》中写鸟在人家屋檐上飞,云彩从窗户里飘出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韦应物的《滁州西涧》能体现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赵师秀的《约客》中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⑩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许多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到建设祖国的浪潮中,老一辈的建设者无不欣慰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赵翼《论诗》中的诗句回答)8.名著阅读。(2分)《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形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讲述了高尔基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根据你的阅读,这段“沉重的童年往事”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9.综合性学习。(2分)2009年4月23日是第14个“世界读书日”。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机构、学校、图书馆、社区等各界人士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庆典活动。这一天学校也要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踊跃参加。活动一:为读书活动拟定一个主题。活动二:为读书活动拟写两条宣传标语。二、阅读(31分)(一)文言文阅读.完成10-14题。(14分)[甲]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乙]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