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研究工作总结课题申请成功了,我心中涌动着无法形容的喜悦。因为以前没有研究过小课题,研究此课题是开先河之举,画上了原来只教书不研究的句号。但我的肩膀觉得沉了许多,我深深知道责任重大。纵使踌躇满志,但实际开展工作时,总有些手足无措、捉襟见肘。挑战与机遇并存,荆棘与玫瑰同生。“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顿只是暂时的,我们研究小组成员都信心坚强、热情充沛,特别是校领导能高度重视,做好坚实的后盾。一、理论学习理论的引领作用就是给课题研究画出路标,我先把重心放在理论学习上。每周按时交流研讨,抓要点,找热点,解疑点,攻难点。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特别是关于有效课堂、高效课堂、活力课堂等方面的理论与经验的学习。善待学生数学课堂上阅读出现的错误,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教育家斯托利亚也说过:“数学数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能力的强弱与阅读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也正是在充分认识、理解新课程实质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调查在教学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广泛听取了科任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下,决定从研究有效数学阅读能力的训练入手,遵从新课程理念,着手研究、试验在课堂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教学方法,特此向总课题组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着手进行细致的工作。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分为三个阶段:起始准备阶段,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展广泛的调查,写出调查报告;课题实施阶段,拟定研究方案,进行课题探索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适当调控。下面把我们课题研究的前期工作做一简单汇报:1.以理论学习为抓手,奠定此课题研究的基石。我们认真组织课题组研究成员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研究》等关于阅读指导的内容,请语文教师谈语文阅读,重点放在哪里,分析数学阅读的特点,如何指导阅读等。同时要求每位教师征订的教学参考资料,并做好学习笔记。构建新型课题教学模式,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以前对课题的研究比较落后,研究的风气不浓。因此我们加强学习,转变教师的思想,转变教师的旧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促使本项研究能够顺利实施教师要从授课者转变为阅读的领导者和指导者。我们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并进行理论学习交流,鼓励教师做一个终身学习者,一个好看书的老师一定能带出一班好看书的学生。着重让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下的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评价观。在具体的教学中,课堂上学生能独立自学的老师坚决不讲;对一个具体题目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课外有意识增加读内容,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写数学日记;推荐数学读物,举行读书沙龙;开展评比活动,激励学生广泛阅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28学生的数学习得水平明显提高。自从开展数学有效阅读的研究以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阅读能力、接受信息能力、分析思维能力也随之提高了。此项研究很有必要。”加入这项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形为都有明显的改变,较好的促进了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中无论是年青教师还是中年教师,都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和提高。但仍有部分教师顾虑教学成绩,顾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在研究的道路上步伐还有些迟缓,还应该鼓励他们要面对新形势、新教育、新理念,尽量向年轻教师跟进。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积极探索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的途径。(1)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要加强师生双方感情与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的阅读,敢于发言,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教师要放下架子,融自己于学生当中;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需要准确无误,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数学,感悟数字语言。教师的阅读要认真,语言表达要准确;对学生评价要善意的提出见意,给学生创设上进的、富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氛围,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去探索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