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第四十四中学八年级数学学科课堂设计活页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星期:备课组长签字:蹲点领导签字:班级:小组:姓名:(1)下面是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下列图形的位置摆放,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五、收获整理1、本节课我的收获是:(学到的知识、学会的方法、锻炼的能力等)一、【导学】通过老师导学,我知道本节课干什么。二、【独学】我在课前看书的方式方法:一动(找找、做做等)二设(自我出题)三提(看后提问)四探(试做例题)对于不能理解的用“红笔”做标记,在“对学、互学”环节与同学交流、讨论。课题:12.1全等三角形课型:自学+展+评(新授课)设计人:复备人:学习目标:1、我能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2、我能够准确辩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学习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及准确辩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学法指导: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仔细识图,尝试总结规律,逐步培养归纳、概括能力.三、【互学】我在课堂上交流的形式:我从座位上站起来;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依次是:对子学—帮扶学—组内群学来开展)。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各小组展示的黑板上,在大展示的时候解决。四、【评学】我在课堂上的合作方式: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五、【收获整理】用“双色笔”梳理本节课的重点概念、定理、规律等。一、明确目标师:情景1:展示几组图形(全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之间有何关系?情景2:利用动画,将展示的每组图形中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又能发现什么结论?二、思考探究认真阅读课本P31-33页的内容,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独学阅读后,完成下列习题。1、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A:(1)观察思考:每组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形状,大小.)①②③(2)找出教科书P2三幅图中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并记下来.(3)请再举出类似的例子(至少3个).(4)按照P2“思考”中的方法动手操作,并回答其中问题.(5)由此,你发现上述图形的共同特征是:完全相同——放在一起能够.(6)进而得出概念:叫做全等形.类似的,叫做全等三角形.(7)观察下面两组图形,它们是不是全等形?为什么?B:(1)请在硬卡纸上制作两个全等三角形,把它们取下来,并重合在一起.叫做对应顶点,叫做对应边,叫做对应角.(2)△ABC与△DEF全等,记作△ABC△DEF,读作△ABC△DEF.(注意: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把你自制的一对全等三角形纸片重合,你发现对应边、对应角有什么关系?(2)回答P3下边“思考”中提出的问题,并填空:图12.1-2中图(1),AB=DE,AC=,BC=;∠A=∠D,∠B=,∠C=.(3)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请默写.(4)如图,△ABC与△ADC全等,请用数学符号表示出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并写出相等的边和角.3、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1)用自制的两个三角形纸片,按P3上面“思考”中的方法,动手操作,你认为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写下你的结论.(2)如图,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ADBCEF那么,对应顶点是,对应边是,对应角是.(3)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还有哪些规律?4.我能行思考:DCBAABCDEBCADFEoOBACDABCDABCDCABD(2)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到△DEF,说出你得到的结论,说明理由?(3)如图,△ABE≌△ACD,AB与AC,AD与AE是对应边,已知:∠A=43°,∠B=30°,求∠ADC的大小。三、合作交流学科组长组织对学、群学。2、本节课我遗留的问题有:(不懂得知识、不同的看法、没说的意见等)六、课后拓展1、下列说法: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也相等;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④周长相等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正确的说法是()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③2、△ABC≌△DEF,∠A的对应角是∠D,∠B的对应角∠E,则∠C与_______是对应角;AB与_______是对应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