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19.天火之谜共几课时2课型讲读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4.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难点:学会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教学资源1.制作的ppt。2.生活中观察到的雷电现象。3.科学书中积累的相关放电、导电知识。预习设计1.搜集富兰克林、雷暴的有关资料。2.朗读课文,自学生字。1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由景入境,揭示课题1.说说夏天雷雨时的景象,尽量把话说完整,说生动。2.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交流描写雷电的词语:电闪雷鸣雷声轰鸣雷电交加流星飞电雷惊电绕击电奔星雷嗔电怒流星掣电石火电光雷雨交加闷雷低沉雷电大作3.读读词语,做到准确、有感情。4.你用什么方法记这个字的?翻开字典,看看“暴”在字典中的意思,在“雷暴”这个词中选哪个义项呢?5.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认识,你是怎么理解“雷暴”的?6.古人,是怎么看待“雷暴”这种自然现象的呢?这一现象在古代成了一个难解之谜,(读好课题)那“天火之谜”到底是个怎样的谜,又是怎样解开的呢?学习了课文就会明白。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按要求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2)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抽读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区分前后鼻音、读好翘舌音。3.同桌交流记字方法。4.你学懂了哪些词语?说说你的理解。交流词语意思:怒发冲冠、欣喜若狂、安然无恙、不足为奇等5.小组开火车试读课文,读课文时做到准确、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三、理清段落,概括段意一、由景入境,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回忆夏天雷雨时的景象。2.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说由雷雨景象联想到的词语。3.指导读出雷雨来临时疾速、猛烈的感觉、评价4.板书:雷暴指导记忆“暴”,注意下面的部件。5.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理解“雷暴”。雷暴就是产生在强烈的积雨云中,并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常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风。6.引入本课话题、揭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提出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生字词的意思。2.指导朗读词语:生字音咬准,注意翘舌音和后鼻音。纠正读音:炸、讽、拴、震惊、颠簸等,钥匙中“匙”读轻声。3.引导学生利用熟字和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字形。4.指导学生用清楚、简洁的语言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5.指导学生在读课文时,21.再读课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课文哪部分写了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2~5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了什么?第6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四、深入课文,体会“可怕”1.出示一组词语:天火上帝的怒火雷神雷暴女生读,男生读。猜一猜,老师为什么要把这几个词放在一起?哪几个?“上帝的怒火”是哪些人的认识呢?“雷神”呢?2.齐读: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为什么说它可怕?到文中划出相关语句。3.为什么说它可怕?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4.齐读第一节。五、指导写字1.说说哪些字在书写时需要特别注意。2.在书上描红。3.投影出示优作。4.在《习字册》上写字。不回读、不结巴,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评价激励。三、理清段落,概括段意1.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了解大意。2.引导学生用抓住重点部分的方法划分出段落。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四、深入课文,体会“可怕”指导男女生读、评价引导归纳:其中三个词语是对雷暴的错误认识。2.指导朗读、评价。3.组织学生用读、划的方法学习。4.指导朗读:抓住“几十亿次”、“一直”等词语读出雷暴在人们心目中可怕的印象。五、指导写字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