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一体练读写测试·人物采访(下)第二部分写作(50分)一、观察练习复习本期所学的“写人”各课的内容,围绕“写人,写些什么”这问题思考,自己画一棵“写人知识树”。这树干是“写人”,外貌、言行、兴趣爱好、情绪心态、思想性格、人物关系等都是分枝,而下一层——如兴趣爱好的各方面则是这一枝上的叶、花或果。(10分)二、分析练习选定采访对象后根据知识树的提示列一个采访提纲。特别提示:知识树只是工具。就像字典词典,不论写什么都得选用里面的字词,但不论写什么都用不上全部字词;你摆出再多再全的螺丝刀,但在剪线、剥线头时都用不上;煎鸡蛋用不着菜刀(哪怕它再好),做家具用不着搅拌机……同理。(前几次分项练习求全责备是为了让你把工具和材料备齐)如外貌描写,它包括条例身材体型、五官、四肢、发型衣着服饰这些方面。写一个美术特长生,他的眼睛涉及视觉的敏锐程度,他的手涉及运笔的灵巧程度,发型衣着服饰涉及他独特的审美观,可以写;但他的耳朵鼻子嘴巴再有特色,他的腿脚再特别都不重要;写一个勇敢的人,他的发型衣着服饰就没多大的描写意义,但他的肥胖(行动不便)、他的瘦小(与对方力量悬殊)都可能是表现他勇敢的要点。要根据实际需要,注意灵活运用。三、表达练习写本次采访的对象。(40分)要求:抓住人物特征,有重点,有事例,写出人物与众不同之处,600字以上。[知识窗]名师出高徒如果你翻开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名单,就不难发现,有师徒关系的比例高达40%以上。据统计,美国获奖者有这种关系的比例在60%左右,其中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这一比例还要高一些。还有许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指导老师本身虽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他们的学生却多人获奖,例如,在卢瑟福的学生当中有12名获奖者,在J.J.汤姆森和玻尔的学生中各有8名获奖者,在费米的学生中有6名获奖者……进一步研究发现,师徒关系还出现了更为有趣的多代延续现象。例如,1909年化学奖获得者奥斯瓦尔德的学生能斯特获得了1920年化学奖;能斯特的学生密立根获得了1923年物理奖;密立根的学生安德森获得了1936年的物理奖;安德森的学生格拉塞获得了1960年的物理奖。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情况突出地反映了“名师出高徒”这一人才培养中的规律。另一方面,获奖者大多云集在名牌大学和实验室,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先后培养出25名获奖者;美国加州大学的劳伦斯实验室先后培养出9位获奖者;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先后培养出11位获奖者;丹麦玻尔理论物理研究所培养出8位获奖者。这些充分地说明了:人和知识才能大多数来自于前人的知识,所以有许多科学家都称自己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就是因为自己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