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林则徐知识精讲一.本周教学内容:《林则徐》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词语筹划敝国督促无赖僵持灵机一动传谕逾期窗帷搁着阴鸷踱来踱去充耳不闻置若罔闻矜持顾盼生姿兵弁规规矩矩掣起2、品味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3、思考重点难点问题4、了解有关“虎门销烟”的史实教学难点:了解林则徐、义律这两个人物形象各自的]特点,塑造他们的方法。教学过程:一、介绍林则徐: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等。生于清乾隆五十年七月廿六日(1785、8、30),卒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850、11、22),侯官(今福州市)人。父亲林宾日是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以教书为业,母亲做纸花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十分艰苦。林则徐从小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林则徐经三次会试,于嘉庆十六年(1811)终成进士。他早年对儒家经传和经世致用著作的学习,为其日后政治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他为官30多年,历官14省,所到之处,关心民瘼,整顿吏治、兴修水利、赈灾救民、廉洁正直,有“林青天”的美誉,是鸦片战争时期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民族英雄。1839年6月,林则徐所领导的“虎门销烟”更是震惊中外,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成为世界禁毒先驱,揭开了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新篇章。作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的林则徐面对当时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内忧外患交迫的局面,他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开创了近代中国的许多个“第一”:世界禁毒第一人,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近代翻译西方报刊第一人,近代引进西方技术制造武器第一人,近代运用国际法第一人,近代首倡商人集资开发矿业第一人,近代主张保护主权、发展对外贸易第一人,近代首倡自铸银币第一人,近代创建新式海军第一人,近代身体力行实践开发边疆第一人,近代首先提出警惕俄患第一人,等等。二、介绍电影剧本的特点是用文字表述和描写未来影片的一种文学样式,既用电影电视的的思维方式,又用文学的语言进行表述;既可供人欣赏阅读,又必须首先为搬上银幕提供基础;既要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影视艺术的特殊规律;所描述的一切都是可见的,具体化的。三、课文分析:电影剧本《林则徐》是以纪实方法塑造林则徐这一人物形象的,反映鸦片战争这一历史史实的。课文节选部分是剧本的第五章。根据时间的推移可分为三部分。其中的字幕标示出场面的变化。第一部分:(义律室内——表示无能为力)林则徐强令义律缴烟。第1段:“穿起”“捧着”“吹着”“一甩”简短地描述写出义律对清政府的轻蔑,表现出了一个侵略者的狂妄傲慢。为下文的“语塞”作铺垫。“义律室内”“行辕花厅”“商馆大厅”“山坡上”“字幕”,分别标示出场面的变化,空间的转移,事态的发展等。第2段:写林则徐强令义律缴烟。“行辕花厅”交待了地点的变化。“淡淡一伸手”“站起来冷冷地说”形象地写出了林则徐不卑不亢;“轻蔑地笑了笑”“无赖地站起来”写出了义律的无赖狡猾。分析对话:林则徐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据理力争,义正词严。义律企图回避,狡猾诡辩,力耍无赖,阴暗卑鄙。人物的心理刻画生动细腻。第二部分:“三天以后”——他兴高采烈地喊“番鬼佬缴烟了”。义律被迫缴烟并阴谋发动对华战争。断水断粮后的场面描写,商馆内众多英商忍耐不住饥渴而骚乱的情景,衬托出义律的狼狈,体现了林则徐说到做到,决不妥协退让的果断。对义律写密信的描写,刻画了侵略者阴险恶毒。第三部分:“字幕”——结尾。虎门销烟,百姓一片欢腾。这一部分以描写销烟盛况为主,其中穿插林则徐与洋商的对话,表现出林则徐非常明确的外交思想;对义律的一句话描写,为下文作了铺垫。四、总结:(一)电影剧本与话剧剧本的区别:电影文学剧本尽量以可见的动作和具体的形象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语言朴实生动又极简练。影剧本非常注意细节描写,在细节中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二)电影剧本与小说的区别剧本没有情节发展的陈述,常以时间的变化,场景的转换,文字的空行来显示情节的发展。【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1.给加点的字注音轻蔑()逾期()蘸水()阴鸷()踱()掣()兵弁()规规矩矩()2.根据拼音写相应汉字ch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