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4、小石潭记VIP免费

24、小石潭记_第1页
1/3
24、小石潭记_第2页
2/3
24、小石潭记_第3页
3/3
宝应夏集初中初三语文组学习指南《小石潭记》学习指南班级:姓名:学号:等第:【学习目标】一、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及虚词。二、理解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的特点。【知识链接】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朝著名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永州八记”——包括《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它们都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课前预习】1、请为下点字注音: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试着理解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看谁对的多:西行隔篁竹如鸣佩环闻水声心乐之下见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鱼可卷石底蒙络摇缀披拂下彻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3、试着翻译课文,将疑难字词圈画,准备课堂质疑,看谁的文言功底深厚。疑难字词:4、一词多义为为坻为屿为其来也之乃记之而去心乐之而潭西南而望乃记之而去其其岸势犬牙交错不可知其源以卷石底以出以其境过清全石以为底【课堂探究】1、《小石潭记》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景物的?说说本文写作思路?2、课文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加以描画。第1段都是围绕着什么景物的特点来写潭的?如何写的?3、第2段又围绕着什么景物的特点来写潭的?如何写的?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第2段又是如何明写“鱼”的?写出了“鱼”的什么特点?体会“空游”的效果?5、第3段又是如何写“溪流”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溪流”的什么特点?宝应夏集初中初三语文组学习指南6、课文中用横线划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三句话来,并分析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你赞同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吗?为什么?【课堂反馈】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怡然淑尔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斗折蛇行明灭犬牙其岸势;差互环合寂寥凄神悄怆过清幽邃乃记之久居2、翻译下列句子。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淑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比较阅读】[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注]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可:②以其境过清清:③南流数十步南:④不可名状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宝应夏集初中初三语文组学习指南(二)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2、①大约,大概②凄清,冷清清③向南④说出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4、小石潭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