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课同步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绍兴有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流淌在不同时期的绍兴人身上,如:过户不入治水患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心系天下的鲁迅、周恩来;富民强市的企业家……这种精神的核心是()A.自强不息B.团结统一C.爱国主义D.求知创新2、农民张正祥26年守护滇池环境,牺牲了家庭利益,更付出了身残代价。他的感人事迹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是()①爱国主义②勤劳勇敢③爱好和平④保护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行百里者半九十”,“易于心之所善喜,虽九死其犹未悔”,“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常引用一些古代诗词典故来说明一些问题。这说明()1、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3、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有深刻影响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在德育的内容中。如在爱集体、关爱他人的基础上升华起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树雄心、立大志的理想观念,勤劳俭朴、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优良品德······无不闪耀着中华传统美德的光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雷锋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体现了“忠”②、他的关心他人,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爱”③、他的勤劳好学、苦练技术,体现了“勤”④、学雷锋,要提炼精神,要追根溯源,这个源就是中华传统美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1周年,全国各地开展“唱红歌”“咏红诗”等系列庆祝活动,开展这些红色活动有利于()①传承中华民族精神②、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③、培养爱国、爱党的情感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规模最大的世博会。我国举办上海世博会①有利于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②有利于世界各国统一认识,应对气候变化③有利于展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果④有利于让世界更进一步了解中国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7.2009年9月10日,由中宣部等11部门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结果揭晓,李大钊、孔繁森、张海迪等当选为“双百人物”。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1)“双百人物”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岗位,但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精神是一致的。从他们身上你感受到怎样的一种精神?(4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让上述精神在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6分)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2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2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从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分)8.牢记嘱托·传承文明(共14分)材料一:2010年2月12至13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春佳节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我们龙岩,亲切看望闽西老区干部群众,与老区人民共度春节。在上杭古田,胡锦涛总书记祝福大家年年好,还与乡亲们欢快地跳起“节节高”舞……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永定客家土楼时说:“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1)除了春节,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写出两个,2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2)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老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乡亲们日子“年年好、节节高”?①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②老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③老区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④老区人民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3)为把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①尊重、珍惜和爱护本民族文化遗产;②努力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做一名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③继承、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