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目标1、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准确地计算出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根据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并能准确计算。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小棒等。教学过程一、温故互查,新授铺垫:1、数的组成:(1)47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6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3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4)4个一和5个十组成()。设计意图: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进行必要的铺垫。2、口算:(出示口算卡)6+3=5+8=9-4=15-7=8+9=4+6=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揭示课题:通过口算练习,同学们对2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已掌握.那么,如果再给你一些比20大的数字,让你计算加减法,你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100以内的数中有9个特殊的数字10、20、30、40、50、60、70、80、90,它们就叫“整十数”。2、出示学习目标:3、设问导读一: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妈妈原本打算买30瓶,就在付钱时,小明又在货架上拿了2瓶,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怎样列式?(30+2=2+30)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设计意图:让学生加深理解加法的意义,将30和2合起来。4、动手操作:请同学们先摆出30根小棒,代表30瓶酸奶,你们怎么都摆了3捆小棒呢?(3捆就代表3个十)再摆出2根小棒代表2瓶酸奶。(2根小棒代表2个一)请同学们把两部分合到一起,想一想、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谁能把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算一算、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小组交流2+30,应该怎样计算?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使学生明白算理,2+30表示2个一和3个十合起来,得32。“30+2”只是加数的位置不同,但算法相同.设计意图: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5、自学检查一:先说算法再说出结果:20+8=2+50=6、设问导读二: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谁还会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32-2=)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7、动手操作: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试着算出32-2=?谁想给大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点拨: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8、自学检查二:先说想法再说得数:56-6=98-8=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先摆5捆,再摆6根,一共多少根?◆先摆3捆零5根,再拿走5根,剩下多少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苹果?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苹果吗?谁能先算出苹果上的算式是几,谁就能先吃到苹果。70+883-34+7040+490+876-775-530+780+68+20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境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的程度。3、列式计算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树上有20只鸟,树下有6只,一共有多少只鸟?(2)有43个篮球,借走3个,还剩几个?(3)有40个学生,3个老师。每人一瓶矿泉水,带40瓶够吗?4、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松鼠哥哥摘了20个松果。松鼠弟弟摘了8个。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