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同步测试VIP免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同步测试_第1页
1/7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同步测试_第2页
2/7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同步测试_第3页
3/7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同步测试基础篇一、选择题1.贮满干燥的某种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振荡,水可以充满试管。该气体不可能是()A.HIB.NO2C.SO2D.NH3B解析:HI、SO2、NH3可全部溶于水中,故水可以充满试管;因NO2与H2O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生成了不溶于水的NO,所以水不能充满试管。故应选B。2.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NOB.COC.NO2D.NH3B解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都是有毒气体,只有氮气为无毒气体,所以应选B。3.以下气体因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作用引起中毒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气C.一氧化碳D.一氧化氮CD解析:NO与CO一样,都能与Fe2+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4.(改编)以下气体能用NaOH固体干燥的是()A.NH3B.SO2C.CO2D.NO2A解析:B、C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溶于水生成酸,也和碱反应,所以都不能用碱来干燥。5.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通常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NO2B.NOC.COD.Cl2B解析:A中与水反应,所以不能排水收集;B中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排空气,只能排水;D中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排水。6.(原创)对下列污染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空洞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B.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有关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D.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主要与含磷污水的排放有关A解析:臭氧空洞主要与氟里昂有关,A错;SO2的大量排放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因素,B正确;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NO2等有关,C正确;含磷污水的排放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D正确。7.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A.SO2B.NO2C.Cl2D.N2D解析:SO2、NO2、Cl2都是有气味的气体。8.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A.SO2与O2B.NO2与NOC.O2与N2D.NO与O2D解析:NO与O2反应生成NO2。9.(改编)下列气体溶解于水,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SO2溶解于水B.NO2溶解于水C.F2溶解于水D.Cl2溶解于水A解析:NO2溶解于水、F2溶解于水、Cl2溶解于水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10.酸雨给人类带来了种种灾祸,严重地威胁着地球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减少或者防止酸雨形成的措施中可行的是()①对燃煤进行脱硫;②对含SO2、NO2等工业废气进行无害处理后,再排放到大气中;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④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清洁燃料,如天然气、甲醇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C解析:只有③人工收集雷电作用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是不可行的;11.右图是化学实验常用装置之一,若气体从右管进入,可用来收集的气体是()A.NOB.NO2C.COD.SO2BD解析:从图中气流方向可知,本装置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大,而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选BD。12.硫在加热时能被N2O氧化成SO2,现用3.2g硫粉和224mL(标准状况)N2O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A.112mLB.224mLC.336mLD.448mLC解析:依题意,有:S+2N2O=2N2+SO2,要计算生成物的体积,首先必须判断哪种的反应物过量。为简化计算,可将有关量转换为物质的量。n(S)=molgg/322.3=0.1mol,n(N2)=molLL/4.22224.0=0.01mol由化学方程式可知,0.0lmolN2O可与0.005molS反应,而n(S)=0.1mol>0.005mol,所以硫过量,应以N2O的量作计算依据。S+2N2O=2N2+SO20.0lmol0.0lmol0:005mol故V(气)=(0.0lmol+0.005m01)×22.4L/mol=0.336L二、填空题13.利用图4-3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图中烧瓶的位置不得变化)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H2S⑧SO2(1)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B口进气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写序号);(2)若烧瓶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进入。(3)若烧瓶是干燥的,则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4)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使气体干燥,则可用此装置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这时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答案:(1)②④⑦⑧(2)①③⑥(3)①③⑤(4)①②③④⑥⑧B解析:由B口进入适宜于比空气重的气体,由A口进入适宜于比空气轻的气体。14....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同步测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