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的课堂让学生做主 (2)VIP免费

我的课堂让学生做主 (2)_第1页
1/4
我的课堂让学生做主 (2)_第2页
2/4
我的课堂让学生做主 (2)_第3页
3/4
我的课堂让学生做主——教师角色之我见江苏启东南苑小学谢莉玲一位研究者对教师角色的隐喻分析很精典,比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肯定之处:工程师——重要的职业,灵魂——关注人心灵的发展,不足之处:暗示一种固定,统一的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整齐划一,批量生产,易形成新的机械化运动“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肯定之处:强调教师要有足够繁荣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学科知识的有效的传递(很讲究“倒”的过程和方式)不足之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传道内容的单一(只有水)。教学内容的学科性过强,不利于知识的汇通。教与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倒给”,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新课程时代下的教师角色应怎样呢?我认为,我们的教师不应仅仅是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博学之士,而应该是一个可以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己去寻求宝藏的导航者。一,善于做一个倾听者有人说,中国教师不善于倾听,是因为长期的“师道尊严”。我们的教师常常板着“夫子”脸,拒学生于千里之外,消解了学生的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并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导致师生关系失调。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抱怨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其实究其原因是我们的老师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挫伤了孩子学习的热情。比如: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教师就抢口强说;学生的话还没有听清,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学生兴致勃勃地发言,教师却心不在焉,似听非听。学生还会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吗?1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孩子,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要了解他们,了解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基础,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认知风格。了解是教育的第一环节,而倾听则是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如果我们不善于倾听,甚至拒绝倾听,就会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失去教育教学的前提和根基,教育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成为无的放矢的无意义行为。我认为:倾听是对儿童观的把握,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教育教学意义的领悟。那么我们要倾听些什么呢?我认为:首先要倾听学生的妙想。有时学生在阐述其见解时,会不经意带出一些很有价值的“副产品”。这时学生可能是“无心”的。但作为听者的教师一定要“有意”,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从错中见对,从无中见有,要“于无声处”缔听即将响起的“惊雷”,其次倾听学生的错误。我们除了要倾听那些准确无误的回答,更要耐心倾听孩子的错误。对表现的错误的想法要引导点拨,抓住错误延伸,诱发思维。还要倾听学生的离经叛道,当学生的答案和我们预想的答案不同甚至离题万里时,我们是否想到这可能是就创造性的思维之光呢?二,善于做一个引导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在倡导“教学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主演加导演”,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只能是被动学习。其实是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形成的一个共同体,他们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进程,教师与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教师扮演组织,引导、指导,促进等角色,因此,教师应“该出手就出手,该放手时立马放手”。比如:有的课堂为了开放教学时空,设计了开放性的问题,采用了开放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了开放性的题目等,结果一放则难收,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实施,造成原定目标无法达成,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教师驾驭放与收的关系上难以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够凸显。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索,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想、讲、编、议,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引导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新2旧知识的结合点,能做到放与收驾驭自如,不能由于难以把握放与收而对学生大包大揽,限制他们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收放自如,关键在于“导”。与其说是教育机智,毋宁说是精心谋划,这好比“米有了,教师如何做一个巧妇”的问题。三、善于做一个参与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居高临下,注重表演,展示个人才华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知识的参与者,作为建构知识的参与者,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放下“...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的课堂让学生做主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