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学生简洁好懂的数学旧课程的繁、难、偏。旧是引发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数学课程改革也试图降低或删减旧教材中某然偏难、偏旧的东西。但事实上,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尤其是教师都普遍感觉到教材不是更易了而是更难了。难怪不少一线的教师都认为,新教材只适用于中上的学生。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则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学习上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过去有过之而无及。翻开各种版本的新数学教材,这样的情况随处可见。显然教材的这种编排与本次课程改革的初衷是有点貌合神离,背道而驰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便是要为学生打牢这体操的基本功—一练就墓本的数学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或方式。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水平的长效发展。“高难度动作”的训练只能对一小部分学习有优势的同学进行,如果要求全体掌据,无疑是揠苗助长,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谈不上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小学数学应当教给学生相对简单好懂的数学,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学生产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使数学教育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数学是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是值得庆幸与自豪的。在滚滚课改浪潮中,我们努力学习各种新理念,不断地尝试着各种教学方式,汲取着来自各种渠道的丰富的教学新信息,有时让我们觉得有所获而豁然开朗,有时又让我们产生疑虑而茫然失措.但是数学就是数学,简洁、抽象、严密是数学学科的本质,正是她美之所在,也正是她能如此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哪种教学理念的引领,无论选用哪种课程标准、哪种版本的教材,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始终应该坚守数学教育的底线:以人为本,抓住数学学科的本质教学,在坚持发扬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双基,注重思维训练、注重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的基础上,再来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做到洋为中用。万丈搞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础何谈创新,何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