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赏识,教育需要爱心爱心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人立于世,信心至为重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关心、赏识和鼓励中,他会学会自信,就会释放无限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是朵尚未成熟而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朵,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反之,哪怕是一次不当的批评,也可能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班里有个女生叫丁媛,经常完不成作业,且时不时的迟到。我批评了她几次;教育她端正学习态度。她虽然表示改正错误,可没过几天把她的誓言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又开始不写作业,甚至迟到更是变本加厉。直到有一次她竟然给我旷了一节课,我非常生气,通知了她的家长,严厉的批评了她,其中用了句“你就是我们班的定时炸弹,是班上的隐患”,可就在这时她哭了,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她掉了眼泪,不知是伤心还是悔恨。从此同学们也讽刺她,疏远她。她情绪一落千丈,不敢跟我说话,有时在路上遇见我也绕道而行。看到此情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是凶神恶煞,叫人害怕吗?有一天,她来找我,没有说什么,但却交给我一份长达3000字的检讨。说是检讨,实质是一份心底的诉说,检讨中说了她学习的困惑,为什么迟到,为什么旷课;更清晰的表达了,她所希望的老师能走进她们的内心,关心她们,在她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像朋友一样去帮助她们,而不是一味的批评。这份检讨给了我巨大的震撼,我开始反省自己,反省自己的教学。所谓教师,应该是教书育人。而我一向只是过多注重教书,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育人。原因就在于缺乏关爱每一位学生,缺乏对每一位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喜欢听话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对有缺点的学生不能耐心教育。因此,态度粗暴教育方法过于简单。学生的这份检讨也使我深深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转变了我的教学观念。我想对于成绩差,有缺点的学生决不能让他们掉队,因为他们是还没有长成的大树,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需要阳光雨露,更需要爱和鼓励。因此在教学时,我也就试着走进后进生,学着和她们去交流,学着和她们去谈心,学着和他们去做朋友。最终我认真通过各方面去了解这位同学,寻找她身上的闪光点,有一天我把丁媛叫道我的办公室和她耐心的交谈了许久。夸奖她是一个很细心的学生,而且文笔很好,并且给她鼓励。从这后,她作业及时交了,真的也就没再迟到过,更没有旷过课。从此我把赏识教育,鼓励、爱心纳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给后进生恰如其分、全方位地评价,同时适度增加夸奖力度,欣赏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当他们不敢发言或回答问题不完整甚至错误时,我就耐心地对待,热情地启发,给予更多地理解和宽容。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天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心灵,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总之,教无定法。如果我们有一颗爱心,有耐心,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学会鼓励,学会赏识她们。相信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实效,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