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09秋汉语言文学(本)王艳飞2011年2月28日当前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报告09秋汉语言文学(本)王艳飞青少年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问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我校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把握新时期青少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引导和帮助其形成健康、积极的思想道德。为此,我们对本校青少年学生开展了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活动。2010年9月上旬,我们采用“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教育研究》课题组的调查问卷,对全校(汤坊二中)148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学生的理想追求、政治态度、自我认识、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我们共发出问卷1481份,回收问卷1481份,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学生的性别分布为:男性占50.4%,女性占49.6%;年级的抽样分布为:初一占34.4%,初二占32.6%,初三占33%;学生政治面目的分布为:共青团员占19%,非党非团占81%。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数据统计、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形成报告材料,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些较为客观的依据一、我校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特点1.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大体上体现了时代特征,整体情况较好,政治态度鲜明,思想道德主流健康,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社会公德良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热爱祖国,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学生自身理想信念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调查表明,我校青少年学生大部分满怀爱国之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对祖国未来发展前景积极乐观。在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中,84.2%的学生对“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非常自豪”、“自豪”;82%的学生肯定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90.8%的学生对中国“成功举办29届北京奥运会”感到“很高兴、很自豪”或“高兴、自豪”;84.2%的学生在回答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看法时表示“正确”、“可以认可”;87.4%的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景”,认为“能建设好”、“有信心”;69.3%的学生回答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振兴中华”,为了“求知”。⑵热爱学习,具有正确的人生追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十分明确,强调自身努力,对自己人生的发展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思考。可见认真学习,追求进步,仍是当代中学生的主流。60.2%的学生以入团为神圣的使命,对共青团“积极”或“比较积极”地追求,体现了我校学生有较强的政治要求;学生对金钱的态度比一般想象的要冷淡的多,在他们心中知识更重于金钱,68.9%的学生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只有5.5%的学生回答“取决于金钱之多少”。在调查中,近一半的学生的“人生理想”选择为了“考上好大学,将来有出色”;有66.6%的学生认为“当前最苦恼的事情”烦恼主要来自学习成绩上不去;39.4%的学生在“家庭经济不如别的同学”时,选择了“发愤努力,改变现状”。这表明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让学生早早地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多数学生注重自身努力与奋斗,表现出强烈的成才愿望,因此他们十分现实地考虑自己的将来,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比较关心。学生职业选择调查显示,73.7%的学生表示“将来择业愿意成为工程师、医师、教师、企业家或商人”,选择做工人、农民的人数只有2.8%,这样的结果并不令人意外,当前工人、农民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的确无法与其他几种职业相比。⑶文明守信,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调查表明,我校大多数学生崇尚文明、诚信,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与社会要求基本一致,对主流价值观表现出较高的认同。在问卷中,高达92.1%的学生认为诚信做人“非常必要”、“必要”;在回答“你觉得人与人之间应建立的关系”时81.4%的学生认为应该建立“尊重、信任、友爱”的关系;在回答“你对个别同学出口脏话的看法”时,69.6%的学生认为“属不文明行为,必须杜绝”;74.9%的学生在“国歌奏响,国旗升起”时选择“庄严肃立、行注目礼”;高达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