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外阅读让书香丰富人生当今世界需要人才,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观察发现: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用于阅读教科书,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也就是课外阅读上;而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读的学生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学生的思考被激发了,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这也表现在课外阅读与记忆力的保持与提高。记忆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是一切学习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苏霍姆林斯基揭示出课外阅读与增强记忆力之间成正比关系。因为通过课外阅读对课内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延伸,为课堂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智力背景。这时的识记就成为有理解的阅读,成为一种思维分析过程,而不是死记硬背。记忆增强了,智力也就发展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是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鼓励、引导、组织好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首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233网校论文中心http://ww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不可胜数,它们就像撒落在文学百花园中的颗颗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它们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催进器,是指导阅读方法的导航灯。双休日,我都会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读书的意义,激发学生在书山中采撷的兴趣。每到星期一早读课,我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时,可谓是妙语连珠:“书善犹药也!”“书是我最初的故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还引导学生谈认识,如学生甲说:“我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句话中知道了高尔基之所以成为世界名著《童年》的作者,除了他苦难经历外,更主要是因为他对书的酷爱。”在搜集读书名言的过程中,学生感悟到读书的好处,大大鼓舞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平时我还通过向学生推荐一本好书,或者是通过听故事、讲故事的方法先给学生声情并茂地讲一本书中最有趣味、最富有感染力的精彩片段,讲到高潮时故意“卖关子”,制造悬念,借机向学生推荐这本书,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方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最终达到让学生喜爱读书的目的。还有我经常利用中午和早晨时间自已捧一本书在班级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课外书籍。每天中午的自习课上,除为学生检查作业和进行个别性的辅导之外,我总是手拿自己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到教室里认真阅读,记读书笔记,并定期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对于好的文章,我还会直接读给同学们听。这一做法很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开始向我借书,有的把自己觉得好的书带到了学校,和同学一起阅读,探讨精彩的章节,有时还会推荐给我。这些做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总之,兴趣是基础,是前提,是动力。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处处做有心人,才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的殿堂。其次,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冰心老人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也就是说学生要认识到课外书在自己成长中的影响,养成广泛阅读良好习惯,选择有益的、适合自己的课外书。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然而当今社会上有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书籍,大量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在市场上“游荡”,鱼目混杂。所以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的意义非常重大。1、指导学生选择思想健康的课外读物。指导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健康思想的形成,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心灵,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的书籍。我们要教育学生读好书,使他们从好书中认识真、善、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2、要教学生选择与生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