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案例我郑重承诺下述案例确系本人所为,如有抄袭愿承担一切责任。BB圈里的怪现象学校:大港二幼姓名:窦国秀会员编号:HY-009-Y002-012个案背景:星期一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站在门口微笑着迎接我班的孩子们,这时,张继宁笑眯眯的从门外朝我走来,“早上好!窦妈妈”我笑着回应:“早上好!大宁宁!”我继续与她交谈:“大宁宁,今天怎么这么高兴?”“窦妈妈你看我的头发漂亮吗?”我细心的打量着大宁宁的头发,她的头发与往常还真是有些与众不同:她的头发被梳成了两个小辫,但是头发弯弯曲曲的,很蓬松,就像是烫过的一样。我担心地问:“大宁宁,你不会是烫头了吧!”“没有烫头,我妈妈烫头了特别漂亮,我也想变成妈妈这样,可是妈妈说小孩子最好不要烫头,就给我编了一晚上的小辫子,今天早晨破开就成妈妈那样的了。”幸好是虚惊一场,我也情不自禁的夸了一句:“大宁宁今天的头型很漂亮!”让我没想到的是,转天,孩子们陆续来到幼儿园后,我发现班里有很多女孩子都效仿张继宁把头发弄成像烫过似得,蓬蓬松松的,有几个女孩子还时不时的跑到我跟前问我漂亮吗,我想,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又不是真的烫头,对孩子们的头发没有什么伤害。所以就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接下来发生在孩子们之间的几件事,让我觉的很奇怪。事件一:赵雅萍早晨背了一个漂亮的背包,吸引班里的很多女孩子都围着她,转天我接到高雯玉、刘雅琪妈妈的电话,说孩子要爸爸妈妈到新加坡给他们买一个跟赵雅萍一模一样的背包。事件二:户外活动时,很多孩子都选择自制的纸箱汽车,仨一群,俩一伍的开来开去,可是李政豪却一个人默默的站在旁边看着,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一起开汽车,李政豪支支吾吾的告诉我:“他们说他们开的是奔驰、奥迪、宝马,我家里没有这样的车。”,李政豪说的同时,一脸的失落感。事件三:陈俊希很晚才被妈妈送到幼儿园,我询问原因,她的妈妈告诉我,早晨起床后,为了来幼儿园便于运动,我让她穿上旅游鞋,可是她就是不穿,非要穿上我给她买的戴珠珠的小皮鞋,还告诉我,班里有很多女孩子们都穿戴珠珠的鞋子,我拧不过她,所以只好穿上戴珠珠的鞋子来幼儿园了。分析与反思:班里发生的这些事件,看起来很寻常、很普通,但是寻常、普通的背后却反映出班里孩子们存在的一个怪现象,面对这些怪现象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询:原来这些怪现象,就是孩子们之间的攀比现象。一直以来,我自认为班里的孩子年龄小,攀比行为不会发生在幼儿园孩子身上,可是,我的主观判断发生了错误:原来攀比心理是一种不愿落后于人、超群好强、物欲性强的内心综合流露,虽然在青少年、成年人中曾遍存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幼儿攀比心理也不容忽视。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孩子适当有点攀比心是正常的,因为他们在幼儿期有表现的欲望,会用好看的玩具、漂亮的衣服等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攀比,则会发展成虚荣心。适度的攀比在特定情况下能起积极地促进作用,但过分的不切实际的攀比,则会发展成虚荣心,过度攀比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形1成幼儿攀比心理的原因主要由三个:一个是教师区别对待、不当比较、表扬泛滥的原因;再一个是孩子爱美、自尊、从众的心理;还有就是家长们比教育、比物质、比孩子的心理。措施:1.召开家长会,把班里发生的这些攀比现象反馈给家长,指导家长正确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家长要教育孩子克服盲目攀比的心理,首先自己要不攀比,为孩子做个榜样,其次,引导家长教育孩子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面对孩子的攀比行为时,家长要正确引导,不要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防止出现攀比惯性。2.作为教师每天和孩子上生活在一起,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比较如:今天咱们班谁穿得最漂亮?”或者“谁带来的玩具最好玩?”还有就是当孩子们有了进步,作为教师不要一味的进行表扬,表扬过多容易让孩子产生精神上的虚荣,会使个性强的孩子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而进行攀比。3.因为适当的攀比在特定情况下能起积极的作用,所以我就改变攀比的兴奋点把幼儿进行物质之间的攀比,引导到技能、学习、卫生行为习惯的方面上来,例如:我班许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