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课型:整理与练习课时:第1课时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解法,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实际问题的理解,促进相关技能的形成,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激发进一步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兴趣。教学内容:书本第33页中的“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1~3。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以交流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辨析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基础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能运用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反思和罗列知识内容,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自主预习:1.学生根据书本第33页的“回顾与整理”进行自主整理。1)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2)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常用的体积(或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怎么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4)你是怎么发现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与它有什么联系?2.填表书上“整理与练习”第四题二、梳理建构。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等知识。(出示课题)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知识,回顾一下,这一单元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1.集体交流预习成果。(1)学生依据自己整理的表格。从面、顶点、棱长说说特征。(引导学生从面、顶点、棱长三个方面考虑,演示学生的预习成果)(2)学生举例说说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先要弄清这个物体有几个面,这些面的面积用哪两条棱相乘求得,找到相对应的数据)2.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填空(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三、练习提升。1.基本运用口头列出下面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算式。(1)长方体的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2)正方体的棱长6分米。判断: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2.综合运用----联系实际,仔细辨别鱼缸问题:棱是用角钢做的四周用玻璃做成底面用铁板做成(1)结合本单元整理的概念,说一说下列问题实际要求什么?①制作这个鱼缸要用多少角钢?②制作这个鱼缸要用多少铁板?③制作这个鱼缸要用多少铁板?④这个鱼缸所占空间有多大?⑤这个鱼缸最多能装多少水?(2)给出数据生直列式不计算解决问题(3)延伸讨论:缸内水面离缸口5厘米,鱼缸内共有水多少升?3.完成“练习与应用”第2题(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2)讨论:水面的高度为什么上升了?这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学生独立计算。你能想办法测量你拳头的体积吗?延伸讨论:把一块石头放入长5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水容器中。容器中的水位升到2分米的高度。已知容器中原有水30升。求这块石头的体积是多少?四、当堂检测。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2.有一种长方体杯子,它的底面是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高为24厘米,这个杯子能盛水多少毫升?如果人体每日至少需要补充水4.8升,人每天需要喝这样几杯水?3.某校要建一个游泳池,长60米,宽25米,深1.6米,把挖出来的土铺在一段长400米,宽8米的道路上,可以铺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