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策略之九:作文星级评价策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作文是一项具有刺激性和挑战性的事务和活动,它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种全方位训练。包括判断能力、命题确定能力、资料搜集能力、系统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安排能力、反思能力、鉴赏能力、整合能力、合作能力等。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然而在我们的作文教学领域中却存在着只见耕耘少见收获的现象,老师们为作文教学付出了很多,整日为批改所累,而学生的习作水平却提高不大。因此,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改进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全体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在作文评价方面尝试实施了“星级评价”的办法。所谓星级评价,就是评价人根据每篇习作的若干要求,以红“★”多少做出评价等级,最多为五星级。具体策略如下:一、读题审题,拟定习作要求。习作前,师生根据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单元教学重点和具体习作内容,共同拟定出本次习作的要求,板书并贯穿于习作评价始终。评价的内容可以是多元的,它应包括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人教版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习作内容为“写自己想对妈妈说的话”。因为是新学期第一次作文,要求以常规要求为主,兼顾本单元特点,可以拟定如下四个方面(16个字)的要求:要求自评***评1、字体工整:2、认真修改:3、真情实感:4、无错别字:二、改前指导,教给评价方法。1、修改方法指导在修改过程中,首先要授予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学会修改、学会评价。在修改方法上,可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先自查: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卷面是否整洁、内容是否具体、有无真情实感、详略是否得当、是否有条理。教给学生使用常用修改符号方法,并训练学生掌握,并逐渐熟练使用删除号、调换号、增删号、添加号、好词好句标注号等修改符号。逐渐会在作文边的空白处作眉批、旁批。在以后的修改作文中逐渐熟练运用,修改作文能力不断得以提升。2、改前诵读叶圣陶说过:“读,对于修改文章是最为方便而有效的。”“修改稿子不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在口头说说看。”古人改文章、写诗,无不低吟高诵,在反复的诵读中,推敲字词句。比如贾岛,在写《题李凝幽居》时,在月光下边低吟诗句,边作推敲状,终于写下了传世佳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只有读,许多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才能便显露出来。所以在动笔改文前,提倡学生将自己的文章高声诵读出来。3、教师示范在修改之前,学生把握不准尺度,如果胡乱修改,效果会适得其反。这时教师的示范修改就显得尤为重要。将学生所写作文中可改性较强的范例打在投影上,或是干脆把作文通过投影仪投射出来,利用上课时间,从文章的立意到语言,甚至标点符号,各个方面的优点错误全都一一指点,当场修改,学生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学生了解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张志公也曾说:“把学生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好的一两篇作文拿到课堂上作示范批改,能对全班学生有启发作用。”三、自改自评,自我星级评价。1、运用方法,认真自我修改。可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先自查:有无错别字、标点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卷面是否整洁、内容是否具体、有无真情实感、详略是否得当、是否有条理。学生掌握方法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法、推敲法,边读边思,进行增、删、换、改,用各种批改符号,在作文边的空白处作眉批、旁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商量和欣赏的口吻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和学生共同修改习作。2、对照要求,逐项自我评星。修改完毕后,逐项对照习作要求,进行自我星级评价。例如:要求自评***评1、字体工整:☆☆☆☆☆2、认真修改:☆☆☆3、真情实感:☆☆☆☆4、无错别字:☆☆☆☆四、互评互改,讨论交流评星。方式一: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四人小组,成员由作文能力上、中、下三种不同程度的学生组成,并相对固定;每个成员轮流担任组长。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