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发现“沙漠里的绿洲”案例:小强原是我校闻名的后进生。他缺乏理想,道德观念模糊、知识贫乏、行为粗野、自制力差、不团结同学、集体荣誉感不强。常常与老师产生抵触、对抗情绪。家长对他失望、老师对他无奈、同学对他冷落、轻视。本学期分到我班后,为了使他能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我做了几点探索,本学期到了尾声,小强的家长和同村孩子的家长一致反映:小强进步了!我也深深体会到:小强确实进步了,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的心血没有白费。反思:一、尊重他的人格,培养他们的自尊心、上进心因为他经常受教师的批评、训斥,同学的冷眼和恶意讽刺挖苦及家长的打骂,导致他心理抵触。作为班主任的我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他越是后进,我越要真诚地尊重他的人格,耐心地教育转化他。只有这样,他才能和老师接近,愿意亲近老师,才能愿意和老师敞开心扉谈理想、谈人生;才能激发他的自尊心,唤起他走向新生的信念,增强他改正缺点、错误的信心。我从接触他开始,就尊重他的人格,给他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他逐步对我产生了好感,并逐步和我接近,谈他的理想,并表示了要改正缺点、错误的决心。平日里我时常对他进行细致地观察,及时地掌握孩子的心态。孩子的脸是他心情的晴雨表,孩子的行为是他心灵的写照。每当看到他不悦的神情,我就主动地找他,轻轻地问他怎么了?有时他看看旁边有同学不愿意说,我也不勉强他,悄悄地说:到办公室说,行吗?他点点头,我拉着他的手,到了办公室,搬来椅子请他坐下,再让他慢慢诉说。我细细地听着,及时地引导,时常他听了我的话以后,脸上有了笑容。我还时常提醒他:放松心情,愉快地学习、生活。一次又一次,我们面对面地谈心,交流。慢慢地,他感到老师很值得信赖,认为老师能看到他的进步,他的长处,能客观地评价他,真的能帮助他。(在这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对孩子的宽容非常重要。特别是孩子自身有错误的时候,他有一定的心理压力,这时教师以友好态度开导他,他是非常愿意听的。在这种时候教师切不可板着脸大声训斥。)后来,在我们的一次写写心里话的活动中,他给我写了这么一段话:当我犯错误的时候,您一次又一次地教育、开导,给我改正的机会;当我和同学发生矛盾的时候,您采取有效的方1法为我“疗伤”;当我被父母批评后很不开心时,您主动找我谈心。不知为什么,我有什么心事您都能看出来。老师,我真的很感谢您。孩子对我非常信任,下课总在我身边转,有什么事他都不隐瞒,会主动地来告诉我。这给我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二、给他提供“抬头走路”的机会我努力去发现他身上的积极因素,并进行表扬。这是在暗暗地给他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要知道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信心和上进心,才能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这是取得成绩的基础。例如:他在一次书法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我对他进行了公开表扬,并要求全班同学在书法方面向他学习,课下又对他提出要求,鼓励他前进。从此以后,他果真从精神上成了另一个人,积极主动,有问题积极发问,成绩明显提高。三、以诱代压,以理服人对后进生不能简单粗暴,以力压之,以势逼之,未必有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始终如一地坚持友爱、诚恳、友善的态度,分析利弊,正面诱导。我常与他接触,谈一些他喜欢的话题,逐渐使他消除见师而生怕的心理,采取合作的态度。后进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往往不是一回事儿,有甚者公然撒谎。要赢得教育后进生的主动权,就必须打开他们的思想闸门,打开闸门的钥匙在于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即所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尊师和受生是一种辩证统一、相互结合的关系,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才能使他们冰冷的心获得温暖,从而获得进步的内动力,使之迅速地得以转化。四、家校沟通,促其进步亲子关系的不融洽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时间一长,会造成孩子人格的缺陷。我就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主动和他父母联系,站在家长的角度去为孩子着想。我婉转地告诉家长:孩子的抵触情绪可能和父亲的训斥很有关系,过多的训斥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同时给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早上尽量不要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