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好!我是芮城县七一示范小学王维,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一、走进文本,潜心研读——说教材1、教材分析:荷花乃叶老的妙笔生花之作,读时如见其景,教时如闻其香,他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写出了荷花的丰姿和神韵,多方位的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从语文的角度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第一课时我让学生认识字词,整体感知荷花的美,本课是̄�Љ的第二课时,依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本班的学情,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具体地制定了教学目标,这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图文结合,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的意思,渗透字理识字法,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教学重难点:我所教的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针对孩子们的自身特点和新课标提出的学段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自主、个性化的阅读,并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教学难点是:体会并读出荷花的美二、以人为本,关注学生——说教法和学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两种教法:1、“选点突破”教学法。我直奔重点段2、4段,带领学生感知美、寻找美、品味美、释放美和升华美。2、“分层审美阅读”法:第一层次:从语言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通过品味文章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用词之美。第二层次:从意境的角度进行审美阅读。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学法:采用品词析句法、据文想象法、积累运用法来展开学习,解决教学重难点。三、以读为主,生动课堂——说过程(一)利用古诗,感知美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有关荷花的诗句,让他们展示自我,激发自信。(点)然后再出示我搜集的诗句,拓展积累,并告诉学生从古至今,荷花就被许多文人墨客所喜爱,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人们喜欢它,是因为它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荷花》,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强调サ要偏窄一些,下面是个“何”字。这一环节我通过古诗导入,回顾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实现新旧知识的正迁移,在中年级,识字是阅读的桥梁,应当时时处处加以渗透。(二)自主探究,寻找美。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的傻读、呆读,也不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因此,在板书课题后,我要求学生两读课文,,一读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和段落要反复读,把文章读熟。二读找出:哪一段具体写了荷花的美?这样设计教学,让孩子们带着任务、目的去自由读课文,自主而不凌乱,做到了心中有数。(三)直奔重点,品味美。本节课中,我以美为主线,叩其一点,散发开去,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的展现了荷花的形态美,我就直奔重点段,引入第二段的教学。作者笔下的荷花是多么美丽啊,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肯定会齐声回答:想!我适时播放课件,通过欣赏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么美的荷花写生动的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再读课文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句?为什么?”这个问题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惯例,而是教师跟着学生走,抓住时机解决重难点。1、有学生会说:“我喜欢描写荷叶的句子。”我就出示这句话,抓住“挨挨挤挤”和“大圆盘”这两个词语,观察画面,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出这一句话就写出了荷叶的“多”、“大”、“圆”三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