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救助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VIP免费

救助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1/2
救助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2/2
救助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经历。1994年10月到**市救助管理站,在救助管理站从事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12年。现任**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副主任。十多年来,**养成一个习惯,每天都提前1个小时上班。她说,希望尽可能多地和中心收救的流浪孩子们在一起。流浪孩子更需要关爱七八年前,**和同事在**火车站收救一名10岁左右的流浪男孩的场景至今让她记忆犹新。那孩子瘦骨嶙峋、蓬头垢面,脸上、手上、身上满是污垢。他们买来毛巾、香皂为孩子洗澡,结果一块香皂用完了也没把孩子洗干净。**明白,流浪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爱。在**和她的同事们的努力下,2004年2月,国内第一个流浪儿童自主参与的服务场所--"全天候街头救助点"在**火车站建了起来。救助点不仅为流浪儿童提供饮食、休息、洗澡、医疗等服务,而且有电视、电脑、儿童读物等设施,并配有两名辅导员24小时和孩子们在一起交流沟通。孩子们可以随时来去,如果愿意还可以去救助中心接受更多的援助。"全天候街头救助点"设立以来,已先后为上千名流浪儿童提供了有效救助。"家"是流浪孩子最好的福利**最头疼的问题是怎样妥善安置无家可归或有家不愿归的孩子。"家是儿童最好的福利。"**深有感触。为了帮助那些屡送屡返的流浪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和同事们在社区建立起集寄养、看护、教育于一体的"类家庭",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完全类似正常家庭的生活氛围,为他们重返家庭、融入社会做准备。"类家庭"一建立,作用立刻发挥了出来。12岁的彬彬(化名)因为父母感情不好,争吵时总是拿他出气,两年前离家出走。彬彬被送到救助保护中心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了一个"类家庭"。"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使彬彬克服了心理第1页共2页障碍,学会了与人相处。半年后,彬彬回到了自己的家。像彬彬这样,接受"类家庭"管理、看护的流浪少年儿童已有114名,护送返乡93名。让流浪孩子回归主流社会**说,救助流浪儿童的最终目的是让这些孩子回归主流社会。如何让流浪儿童接受正常的教育,并逐步回归社会,是**思考的又一问题。**和同事们四处奔波,借来1间30余平方米的房子,办起救助小学。他们招募了一支由高校师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组织编写了适合流浪儿童特点的专门教材,重在启发和培养流浪儿童的学习兴趣。针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希望"学一点技术,自己养活自己"的想法,**和同事们请来志愿者,给流浪儿开设电脑应用、缝纫、烹饪等技能课程。中心有一个15岁的女孩子,已接受了几个月的缝纫培训,中心下一步还打算将她送入职业技能学校继续接受教育。青春感言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救助中心副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