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大附中地理组费美乐【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材分析】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资源与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随着区域的发展,其空间不断扩大,产业部门不断增多,资源供给与需求就会发生矛盾,只有当新能源、新材料被不断开发利用,或新的能耗少、原材料需求少而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出现时,区域才能持续发展。2.本节教材之所以以鲁尔区为例讲解,首先是因为鲁尔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区,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和典型;其次,我国的许多工业区与鲁尔区类似,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等均属资源型工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通过鲁尔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确分析“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本思路,从而能正确的进行知识迁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鲁尔区兴起的优势区位条件。2.联系科技、能源、工业发展史,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指出鲁尔区煤炭分布与铁矿石的来源,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不同时期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学生的资源与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学情分析】在必修模块2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析区域发展条件的基本方法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些知识都离不开具体的实例,而本节课刚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和应用已学知识的很好机会。【教学重点】煤炭资源对鲁尔区工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工业发展的初期,哪种因素对工业生产的影响最大?(学生答:矿产资源)对,人们常说:“矿产是工业生产的粮食”,多数国家的工业生产是从传统工业生产开始的,传统工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的基础上。作为传统工业区代表的德国鲁尔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示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第五节。【板书】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新课】【讲解】鲁尔区是德国,也是世界重要的工业区。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的地区,其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而工业产值却占全国的40%,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提问】我们在分析鲁尔区的优势区位之前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完成学案的“知识储备”【教师】总结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燃料等。(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劳动力等。【教师】鲁尔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什么?【学生】读课本图2—24和2—25。回答:煤炭资源。【教师】鲁尔煤田储量大,煤炭储量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有经济开发价值的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埋藏浅,开采条件好,且煤质好。鲁尔区的发展与繁荣与该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板书】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合作探究】学生完成学案上,探究一:鲁尔区得以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些?【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师生归纳】【板书】1.丰富的煤炭资源1鲁尔区是在鲁尔煤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发展了炼焦、电力、煤化学等工业,进而促进了钢铁、化学等工业的发展。鲁尔煤田储量大、煤质好,煤种齐全,含硫低、发热量高,开采条件好。【板书】2.离铁矿区较近自身并没有铁,但离铁矿近。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瑞典等地,依靠莱茵河的运输,铁矿运输方便。【板书】3.充沛的水源三条河流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板书】4.便捷的水陆交通鲁尔区位于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等淡水河流之间,加上附近的支流及人工运河,河网密布,淡水资源充足,满足了其生产、生活的需求。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联系了东欧与西欧、北欧与南欧地区,地理位置既优越也重要。陆上交通广布,铁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