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学生有早恋的情况怎么办作者简介:高爽,2005年参加工作,工作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奋斗在第一线,2010年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班主任标兵,2013年荣获哈尔滨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第一名。中学生在历经了青春期的“生理革命”后,随着生理上的性成熟,心理的性意识也在逐渐萌生。由于对性的强烈好奇心和与异性接触的欲望,使得男女中学生之间经常产生强烈的渴望同异性在一起的感觉,这就是中学生中最初的爱情。然而因为年轻和幼稚,加之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中学生的初恋表现出明显的幼稚和冲动的特点。这样的初恋给中学生带来的往往都是痛苦和烦恼。近来据线人报告,班级中有男女同学传条的现象,另外偶尔听客人老师说过,有些同学上课总发呆,好像有传条的动作,因而我认为,早恋问题应该在这个时候解决了,是把它提上日程的时候了。趁现在一切都处在萌芽状态,早发现早消灭。今天,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早恋的问题日益低龄化、普遍化,学生的英语可以学的一塌糊涂,可偏偏对“Iloveyou”、“Kiss”之类的词汇一学就会!教师也好,家长也罢,都有太多的无奈。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问题,问题的诱因既有教育的缺失,也有社会的影响,还有媒体的诱惑,甚至有整整一代人生理发育的提前。因此,学生早恋是一个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既不能是视而不见,也不能是强迫压制。关键是我们要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想要治理早恋问题,首先应该找到学生早恋的根本原因,我总结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孩子们都在慢慢长大,随着生理上的变化会使得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一些感情。伴随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需要,再加上现在社会形象、电影等等的一些列影响(启蒙),就难免会对异性产生一种微妙的“爱恋之情”。中学男孩女孩之间的特殊感受,我们每个成年人都经历过,因为它更多的是“自然属性”,正常的心里变化,正因为如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才指出“恋爱是不能禁止的”,我也比较赞同他这样的说法。对于这种“人”的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尊重学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其次,往常都是因为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由于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迅速蓬勃发展,高校的疯狂扩招,那种挤独木桥求学的现象越来越少,使得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大,而且幼小的他们内心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这样就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动力,所以容易受到青春期成长的冲击。在次,当代中学生深受文艺作品的影响。班级中很多学生受文艺作品中那些露骨、缠绵、不切实际的浪漫爱情影响;被时下流行的歌曲歌星影响,热衷歌星、影星等的花边新闻,使得他们时刻生活在这些灯红酒绿的幻想中潜移默化,追求好奇,逐渐的对恋爱行为主动地进行简单模仿。此外,家庭以及学校方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性知识和性道德的渗透教育,作为家长和学校没有对青春期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关心和理解,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叛逆心理。想要解决班级学生的早恋情况,那就应该做到首先从老师家长的角度不排斥、不责怪,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孩子在正常生理心理发育范围内产生的正常行为。现在的很多孩子早恋问题集中反映出家长在处理的时候不能够做到从孩子的角度,从正常发育的角度看待问题,导致了家长同孩子之间沟通不畅,造成了学生青春期的叛逆行为。在班级中,由于因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家庭和谐有问题的情况出现早恋的占大多数。当家庭成员了解到孩子的早恋倾向或者问题时,首先做到,不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有负担,因为这样生理心理状况下的感情、恋爱是我们生理上的荷尔蒙所决定的,是孩子本身无法控制的,这与道德、年龄无关。在家里要学会和孩子沟通,是孩子的心态放平,愿意和父母倾吐心事,这样孩子的心理就不会把心思都放在某个异性身上了,而且作为家长可以适时的为孩子剖析未来生活人生理想,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早恋发生。从学校班主任的角度看,所有早恋的学生都是私下在交往,在他们身上,首先他们是知道这是不对的行为,往往带着负罪感,就怕被同学、老师、家长所知道。这样的隐瞒情绪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好,严重耽误学生心理的良性发展,影响学习。要从老师的角度让学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