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运语文的规律。”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儿童的特点和学习心理特点,恰当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充分运用童趣的语言,接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词语生命力唤起学生自主地交流合作,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和自己获取知识后的成功和喜悦。识字量大且枯燥无味,可是识字量的多少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根基。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摸索多渠道、多方法,能唤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巧妙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大多数教师习惯的方法是重复抄写,机械记忆。这样做不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而且学习的效果也非常不好。甚至给学生带来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埋怨老师的作业量大。我们不妨在一线教学中为了省时高效的完成识字任务,在识字教学中进行摸索和尝试,积极探索省时高效的识字教学方略,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识字、自愿识字的能力,还识字教学于精彩。一、讲究方法策略,唤起学生识字兴趣(一)培养学生识记汉字能力的策略: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识字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识字,充分发挥课堂这个主阵地,在课堂中注重教授学生以“渔”。从一年级开始注重打好识字的基础,教好汉语拼音和150个基本字。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笔顺规则,随之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1要搞好识字教学,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必须把好三个关。(1)把好汉语拼音关,汉语拼音是学生识记汉字的第一套工具。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就能借助这个工具,自己认读生字,读准字音。(2)把好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和独体字关,这是学生识记汉字的第二套工具。让学生掌握好这套工具,就为分析和记忆字形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字形来看,汉字字形大体上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大类,构成独体字的是“点、横、竖、撇、捺、提”六种基本笔画和由基本笔画变化出来的十八种笔画。教学时,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来分析字形,可简化识字过程,提高识记效果。(3)把好查字典关,学会熟练地查字典,是学生识记汉字的第三套工具。就字义来看,有的一字一义,有的一字多义。对于有几种意义的字词,要注意按照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二)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学生求知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努力探索,乐此不疲。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只有兴趣才会让学生认真地把它学好。识字教学应该是多种方式的教学:趣味识字让语文充满生机;多种识字让语文流淌灵性;巧妙识字让语文洋溢着快乐。二、我把识字教学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做个有心人。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是识字的场所。(一)让学生从身边同学的名字、黑板报、手抄报、学习园地、小学生天地中识字;从购物的商标、广告、大街上的牌匾、旅游中路标、景点名字识字;从看书、读报、看电视、电影中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还可以“我当爸妈的记录员”活动,让学生认真听爸爸、妈妈说话,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表扬和批评的话请爸爸、妈妈写一写,自己认一认。(二)进一步为每个学生建立识字成长记录袋,把学生每周在生活中认识的字,请家长按广告类、书籍类、商品类等类别进行归类整理,通过展示台展示出来,并开展识字擂台赛,以此调动孩子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孩子们都很愿意将家长表扬的话记录下来。来班里展示。还有,同学的名字,电视里的广告,食品的外包装等。只要你肯做一个有心人,细心人,你就会在不经意间认识很多汉字。学生们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之下,热情高涨,纷纷深入到生活当中去识字。(三)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认字交流"的展示活动。不但满足了孩子们的展示欲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从生活中识字的兴趣。在阶段性检测中,把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多识的字也列为考察的一项,对识字多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奖励。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