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主备人:蔡利勤施教时期年月日教学内容12.姥姥的剪纸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把文中易读错的多音字读准;把带有浓郁北方气息的词读懂,激发学生学习字词的兴趣。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读出姥姥是位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的人,她的剪纸栩栩如生、活灵活现。3.默读课文,让学生围绕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抓住关键字词句品读、揣摩,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围绕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抓住关键字词句品读、揣摩,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特点的。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教学资源剪纸简介: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各样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座位装饰,也有座位礼品装饰获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一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制,所以,剪纸又称为“刻纸”。学生经验:有关剪纸的艺术,学生已从课外书、电视、网络、美术课上有所感受,部分学生还是学校纸艺社团的成员,课上可让学生交流介绍。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读准下列带点词语的字音:择菜刁难数九隆冬薅草三伏盛夏小屯机灵准头庄稼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题想一想: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围绕剪纸,作者回忆了哪些往事?3.画出文中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小屯啥薅草眼珠按冒了准头刁难啧啧赞叹熟能生巧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2分钟)1.齐读课题2.理解“姥姥”3.再读课题第二板块:预习展示、整体感知(12分钟)●预习作业1第一板块: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叫——姥姥的剪纸(出示课题)。2.“姥姥”是谁?知道吗?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本文的作者笑源就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让我们也学着他亲切地喊一声——姥姥。3.这位姥姥有一样拿手绝活,那就是——剪纸。再读一遍课题。(齐读)第二板块:预习导学、整体感知●预习作业11.出示生字词,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11.指名读,读准多音字。2.指名读,齐读。读准字音,理解词意。3.指名读,读出节奏。4.【学程单】①思考:围绕剪纸,作者回忆了哪些往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②试着给课文分段。③自学时间:2分钟展示。2分钟答案预设:为左邻右舍剪(1—3)在我刁难下剪(4—6)为我剪牛兔图(7—13)也可13独立为一段学习反思。(1分钟)概况内容时围绕“主要人物”“关键词句”进行,尽量做到:简洁、全面。第三板块:精读感悟(23分钟)(一)深入人心1.欣赏剪纸2.答案预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精妙绝伦、巧夺天工3.出示学程单:①默读1—3自然段,想想课文的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画一画句子,圈一圈词语,用词语批注法,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现。②时间:3分钟●第一组刁难择菜左邻右舍三伏盛夏数九隆冬2.课文中有些词带有浓郁的北方气息,出示:●第二组小屯啥薅草把眼珠按冒了指名读,理解意思3.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清新、很鲜活,出示:●第三组刷刷几下喜鹊登枝清清爽爽牛驮小兔悦耳至极啃食青草啧啧赞叹无可挑剔(1)读出节奏(2)提示“爽”和“驮”的写法4.任务驱动5.导学3.组织反思:想一想,根据段意概括主要内容时,应该注意什么?第三板块:体会姥姥剪纸的出“神”入化(一)深入人心1.那你们想不想看看姥姥的剪纸作品?2.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形容姥姥的剪纸?3任务驱动: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出示学程单)4.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5.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6.导学:2△③由每组2号同学组织,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每个人都要发言。4.交流:一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A“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心灵手巧的劳作。”(1)说说自己的理解,感受姥姥的作品很受欢迎,随处可见。(2)指名说作者此时的心情?(3)自豪...